保定王晓甦:我是《燕赵老年报》的忠实读者,也有幸在报纸上发表过多篇作品。
最近,我遇到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家中保姆李淑芳说,她父亲40多年前曾救过邻居儿子张万里的命。为此,张万里要专程来探望李淑芳的父亲。出于帮忙的心态,我写了一篇稿子并传给新闻部的张运乾记者。由于水平有限,稿件经过几次修改,一直没能达到发表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失去了信心,甚至一度跟张记者表示,“不写了,让保姆再另请高明吧!”
但张记者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耐心与热情,他不厌其烦地鼓励我:“别灰心,咱们再改改。”2月19日中午,我因心里着急,又给正在吃午饭的张记者发去了微信。令我感动的是,他立刻放下饭碗回复了我。其实,我深知不该在饭点打扰,张记者完全可以吃完饭后再回复。没想到,他看到信息后,立刻细致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他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最终,这篇文章顺利发表。相信在这些优秀的编辑记者努力下,老年报必将越办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