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目食”出自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何为“目食”?袁枚赴宴,主人家准备了一桌饭菜,菜品数以十计,水陆俱陈。宾客虽多,但直至宴会结束,所食者不过一二,多数菜肴未被动过。未曾“口食”,仅供“目食”,无非是出于对排场的考量。一桌菜肴,“口食”者寡,“目食”者众,自然是奢靡至极。
于是,袁枚有了“戒目食”的感慨。食为果腹,这是“口食”,乃生存之必需。但如果在“口食”之外,还有“目食”,便是浪费。菜肴不入口,仅仅过目,究其根源,不外乎贪与奢。
烹制菜肴得重“口食”,戒“目食”。人生,也当如此。
人要活出自己,首要的是重“口食”。于众多选项中,不迷不乱,挑选适合自己的食材,烹制成馔,入口下腹,消化吸收,使之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如此,才能不断于“口食”中吸收充足的养分,滋养身心。
精彩人生,在于“口食”中的养分,而不在“目食”中的奢靡。“戒目食”,说的是饮食之道,也是人生之理。
郭华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