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高中时代,我便读过“胡服骑射”的历史典故,对于赵武灵王,我一直心怀景仰。初秋的一天,我到邯郸丛台公园游览,圆了我多年的梦。
丛台公园位于邯郸市中心,是邯郸市建设最早的一座大型历史文化公园。沿中华大街前行步入丛台公园,进门后是一株株苍翠挺拔的雪松,雪松的南北两侧是月季园和牡丹园。沿主路正西方为公园主体建筑古丛台,周围有望诸榭、七贤祠、邯郸碑林等文物古迹游览区。
丛台位于公园正中心,相传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赵武灵王时期,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古称“武灵丛台”。颜师古《汉书注》称,因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现存古台雄伟壮观,是明清以来的修复建筑。丛台高26米,南北皆有门,从南门拾级而上,东墙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古体大字,“滏流”指的是发源于邯郸峰峰矿区鼓山南麓,因古代滏水改道而流经邯郸东部的滏阳河。“紫气”指邯郸西部的紫山。紫山上有多处紫黄巨岩裸露,阳光映照其上,紫光闪烁,霞彩千条,如祥云瑞气升腾,在邯郸城内的丛台可西望此奇景。
从丛台北门沿着用砖和条石铺成的踏道,步步登高,我们来到丛台的第一层院落。院内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灵旧馆”,西屋为“如意轩”,东面是“武灵台”,从这里可以进入丛台的最高层。在武灵台的入口处,嵌有一幅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壁画。丛台的顶层台呈圆型,是赵武灵王观看歌舞的地方。登上丛台极目远眺,西边巍巍太行山层峦起伏,西南赵国都城遗址的城墙隐约可见。俯视台下,碧水清波,荷花飘香,垂柳映湖,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走下丛台,我来到丛台湖。湖中建有宛在亭、曲栏桥、西湖亭、望诸榭,湖边建有长廊、假山、茶亭、饭庄。望诸榭为湖中心一座小巧玲珑的六角攒尖式建筑,原名“望诸君祠”,是清雍正年间为纪念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乐毅而建的。 钱国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