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兵
近日,一批00后住进了养老院。据报道,这是苏州几家养老院开始尝试的“代际融合”新方式:年轻人通过累积养老服务时长,兑换在养老院的住宿资格,抵扣房租。如1个月服务时间满10个小时,当月房租可以减至300元;提供不少于15小时的为院内老人陪伴服务时间,即可享受免租入住的待遇。年轻人和老人们同吃同住,进行跨代社交。
传统的养老机构普遍侧重于医疗健康、专业照护等健康类服务,缺乏老人生活圈设计。老人原本住在社区,每天与家人、邻居接触,有满满的幸福感、安全感。入住养老院后,老人原有的社会关联、活动局限都被压缩,处于单一空间、单一友邻、单一服务的生活状态。
“代际融合”精准聚焦老人渴求稳定、长期互动陪伴的需求痛点,以陪伴互助、多代同住为主要形式,丰富养老陪伴服务内涵,从单项服务改变为“老年+青年”相互叠加互助的双向陪伴服务,增进代际沟通,提升人文关怀。年轻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开阔社交空间;老年人向年轻人传授社会经验及人生见解,让老人感受到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这一做法解决了老人需求的痛点,让年轻人养成尊老的美德。代际互动使养老服务,特别是机构养老从“单一”属性向“互助”属性转变,将兜底健康服务向重建“新邻里”高品质生活圈转变。
当下,年轻人有的正在找工作,有的刚上班工资不多,“代际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解决青年人的实际生活困难。年轻人当“陪伴者”入住养老机构,每月10多个小时的陪伴,不会耽误他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但节省了居住成本。既能让老年人得到陪伴,也能减轻年轻人的生活负担。
笔者认为,在中国居家养老占据绝对主流的前提下,还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社区,在社区也推行“代际融合”“多代同楼”等模式。随着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不同年代人群之间的生活方式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因此,在保证独立生活空间的同时,社区需要在公共空间增加代际交流互助。此外,推出社区版“代际融合”“多代同楼”项目,以原居安养为导向,依托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供给,打造为独居老人提供陪伴的定期慰问、探访、紧急支持等“青年守护”服务。
年轻血液的加入,给养老院增添了活力。“代际融合”“多代同楼”等引入青年陪伴者参与为老服务,是创新社会精准治理的有益探索,使越来越多的老人变“养老”为“享老”,开启幸福的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