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首版

收集老物件 建造纪念馆

李双旭 一生情系威县乱弹

2023年12月04日

  本报记者 杜雅楠

  近日,邢台市威县文化馆75岁的退休干部李双旭登上了“双争”光荣榜。退休后,他一直致力于传承和抢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威县乱弹。

  李双旭出生在一个乱弹世家,他从5岁起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乱弹。小时候,李双旭经常趁着大人干农活时,偷偷爬到田边的柳树上吹笛子或看工尺谱。乡亲们看到后就半开玩笑地向李双旭的父亲“告状”。这时,父亲总会笑着说:“乱弹是咱们村的传统文化,我指着他传承下去呢……”在父亲和爷爷的悉心教导下,李双旭不仅将乱弹掌握得炉火纯青,还坚定了将这支戏剧传承下去的决心。

  1981年,李双旭来到威县文化馆负责乱弹剧本的创作工作。这期间,他陆续创作出了《山鬼》《乡里情》等近30部乱弹剧本。此外,李双旭还经常跟着乱弹剧团下乡演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李双旭发现对乱弹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有一次下乡演出时,台上的演员甚至比台下的观众还要多……这种情况让李双旭意识到传承保护乱弹迫在眉睫。“会乱弹的老艺人越来越少,我想让后代知道乱弹曾经在威县这片土地上广泛流传。”于是,李双旭便有了搜集乱弹老物件建一个纪念馆的念头。

  骑着自行车去孟官庄搜集乱弹传统脸谱,到小张山村挨家挨户寻找乱弹木偶戏头面……2009年退休后,李双旭将全部精力放在了这件事上。每当得知哪位老艺人家中有老物件,不管路途有多远,他都会提着礼物到老艺人家中,劝说对方将老物件“卖”给自己。这些乱弹老物件便宜的几百元,贵的则需要上千元,但李双旭并不在乎,为了筹建纪念馆,他花光了自己的积蓄。“俩孩子买房我没有帮他们添一分钱,我的钱全花在搜集老物件上了。”李双旭说。

  有一次,一位老艺人特意乘坐公交车来到李双旭家,将十几张乱弹演出剧照交给了他。通过聊天才得知,这位老艺人已经到了癌症晚期,他送来这些剧照就是想让子孙后代们记住乱弹。后来,李双旭得知那位老艺人在送完照片后的第12天就去世了,他强忍着悲痛,将老艺人的演出剧照摆在了纪念馆最显眼的位置。

  2019年,收藏了800余件乱弹老物件的纪念馆创建完成,这些藏品涵盖了威县乱弹从明代起源到现代的整个发展脉络。李双旭除了为市民们讲解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还经常身穿戏服为市民们表演乱弹。2021年,李双旭被评为“泉城好人”。

  最近,李双旭又在整理乱弹小调。为了尽快将这些小调整理出来,他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工作。“乱弹是祖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不能在我们这一辈人手里丢失,我要将乱弹打造成威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2023-12-04 收集老物件 建造纪念馆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48016.html 1 李双旭 一生情系威县乱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