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被广泛使用,但如所有物品一样,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都会发生老化。目前对塑料制品,特别是与食品接触的制品,并没有明确规定需要标识保质期,所以大家往往觉得,只要没坏就可以继续使用,尤其是水杯、水壶等,很多人一用就是好几年。事实上,塑料制品一旦老化,继续使用会损害身体健康。
塑料在光、热、氧、微波等条件下,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老化,老化到一定程度就会变色、开裂、磨损、掉渣等,一方面会释放各种微塑料颗粒,若伴随饮食进入体内,积聚后就会造成危害。比如双酚A(BPA),多项研究表明,它可能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并会引发生殖系统问题、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另一方面,塑料制品中的添加剂,如增塑剂等析出速度大幅提升,也会随饮食进入体内,对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级的塑料制品在正常条件下使用不会影响健康,大多数保质期在2~5年;食品包装袋的保质期短些,一般2年左右;水杯、奶瓶、水壶等制品的保质期为3~5年。对于生活中的食品级塑料制品,建议2年一换新;食品包装袋最好在1年内使用;对于用了没多久就变色、开裂、凹陷的塑料制品,及时扔掉,尤其是3号和7号塑料制品,它们通常含有双酚A,刚买回来应放到阴凉通风处,且不要重复利用。
最后提醒老年人,可能由于勤俭节约的日子过惯了,家里很多瓶瓶罐罐都不舍得扔,但为了健康安全,该扔的还得扔,或选择材质更安全的替代品,比如玻璃、食品级不锈钢、陶瓷等。丁雪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