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6月,我到东非马拉维旅游,参观了马拉维湖。
马拉维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与赞比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接壤。马拉维境内多高原,由于贫穷,这里的村庄仍保持着原始的风貌,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马拉维风情”。马拉维湖是非洲第二大湖,位于东非大裂谷上,东西窄,南北长。环湖一周有3000公里。由于马拉维湖没有进行开发,也成就了这里优良的自然环境,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导游介绍,马拉维湖的成因有着一段久远的历史。大约在3000万年前,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拉伸,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下,地壳发生大断裂,从而形成裂谷。这种抬升运动不断进行,地壳不断产生断裂,地下的熔岩就源源不断地涌出,渐渐地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就变成了众多的山峰,而断裂的下陷地带则成为大裂谷的谷底,一些谷底渐渐形成湖泊,大约在100-200万年前,大裂谷的最南端形成了马拉维湖。专家预言,800万年后,马拉维湖将与印度洋联通,形成一条新的海峡。
1934年,马拉维湖南部的一些岛屿开始受到保护。1980年,马拉维政府在马拉维湖南部马克利尔角半岛及其周围地区的12小岛之间的水域成立马拉维湖国家公园,以保护马拉维湖中独特的生物物种。马拉维湖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淡水鱼种类居世界各大湖泊之冠,其中80%的鱼类种类为特有,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除了慈鲷鱼,湖中还分布5种罗非鱼、花鳗鲡、鲶鱼等,同时还有大量的淡水螺、淡水蜗牛、马拉维蓝蟹等。导游说,马拉维湖慈鲷鱼是由受困在马拉维湖的单一祖先进化而来的,由于竞争食物与空间,每种慈鲷鱼都衍生出自己的特殊习惯,有些慈鲷鱼以藻类为食,有些慈鲷鱼体形巨大,有些慈鲷鱼则只有几厘米大小。在马拉维湖南部地区,生物学家曾在湖底发现了沙堆群,每一座沙堆的上方是直径约2公尺的圆形沙坑,类似海底火山口的形状,沙堆范围达4公里之广,沙堆之间聚集着数以万计的慈鲷鱼,每一个沙坑都由雄慈鲷鱼守护,这里是慈鲷鱼求爱的场所,这些慈鲷鱼构成了马拉维湖中重要的生物体系。
江苏 杜纪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