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中风的一种,是脑血管出现动脉硬化、堵塞,造成脑部区域出现血液供应障碍,致使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的缺失。
脑梗死大多无法根治,因此,要从病因下手,不让它造成更大的伤害。哪些人需要当心脑梗死呢?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出现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容易使脑动脉中出现斑块,诱发急性血栓,进而发生脑梗死。
经常抽烟喝酒者。烟酒会对脑血管造成损伤。长期大量摄入酒精会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机体形成血栓后,会急剧增加脑血栓发生的风险。烟草则会使血管有动脉硬化的风险,这会直接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诱发脑梗死。
饮食不当者。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存在饮食不当的问题,如喜欢吃油炸、肥腻及重口味的食物。这些会使身体摄入的脂肪量过多,易使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发展成脑梗死。
缺乏锻炼者。缺乏锻炼是当下许多人出现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缺乏锻炼导致身体脂肪堆积,进而影响血管动脉。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本身会使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很容易形成血栓,这个血栓如果恰好处于脑血管中,那么引发脑梗死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有心脏疾病者。心脏类疾病患者的血管大多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这样也就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易引发脑梗死。
高脂血症患者。高脂血症会造成血管内部狭窄,并且血脂升高还会让血液变得黏稠,血流阻力增加,进而诱发脑梗死。
有精神压力及抑郁者。精神因素并不是直接导致脑梗死的原因,但如果本身就有糖尿病、高血压这样的疾病,那么在精神压力及抑郁的情况下,就可能会提前诱发脑梗死。
想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生活中要注意远离烟酒,饮食清淡有营养,同时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特别是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该听从医嘱,定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总之,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防治基础疾病,才能最大限度地远离脑梗死。
卢博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