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各界争论热烈的问题之一是:社会主义中国是否也要开设股市?1988年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决定派团考察西方股市。时任该院顾问的吴学文牵头组团,团员为本文作者吴学文、马宗师、梁玉年、施玲四人。
我们四人以民间学术团体身份,赴西方股市探秘,规模虽小,但系我国首次,一路接待规格很高。日程虽紧,仅一月挂零,却收获颇丰。
头站纽约。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亲自出面作报告,为我们开小灶、办专场,给足了面子。后又参观纽约证交所,从开盘看起,我们刨根问底,跟工作人员、股民攀谈,还在屏幕上追踪行情,了解这家全球头号证交所与世界其他国家主要股市实时息息相通的情况。我们足足待了两个多钟头,开了眼界。
后来,我们又访问了高盛集团,也是一把手接待。我们还与商界、学界进行交流。孰料当年与格林斯潘等人对话的世贸大厦竟在2001年“9·11”恐袭中沦为废墟。接待方当年强调“青天法”(美国各州制定的证券法的统称),要求杜绝暗箱操作、内部交易,加强监管。此言倒是击中要害,但鼓吹放松一切管制,却埋下了后来次贷危机的恶果,贻害全球。
第二站伦敦。行前,我们就对名噪一时的伦敦金融“大爆炸”(金融政策全面改革)感兴趣。此举巩固了伦敦证交所已开始动摇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而翻身,与纽约证交所抗衡。伦敦改革的法宝是大力放开价格管制,鼓励行业竞争。这些正是昔日国内热门话题,也是我们考察的焦点。英格兰银行行长亲自介绍英国股市简史与“大爆炸”的来龙去脉。座谈会后,我们由银行派专人陪同,考察伦敦证交所,现场问答。此时我们已能瞧出些门道,比在纽约证交所看热闹大有进步,问题也提得专业,当场受到点赞。
第三站法兰克福。我们在此待了两宿三天,由德意志银行安排食宿。我们听了情况介绍,考察当地货币、资本、外汇与黄金四个金融市场,堪称全面。步行街头,我们饱览市容,深感秩序良好,清洁卫生。德国人守纪律,稳健务实,有条不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末站香港。由新华社驻港分社接待。我们会见了著名科学家杨振宁的胞弟杨振汉,时为银行界头面人物。其称办股市好处多多,宜早不宜迟,风险大,要谨慎再谨慎云云。一路上,此类告诫耳熟能详,此番考察港市,已是轻车熟路。香港之行还算顺利,只是事先要在伦敦办签证,心中老大不快而已。
考察结束返京后,我们抓紧时间向研究院写了报告,略叙观感,提了一些建议供决策参考。
据《百年潮》 吴学文 马宗师 梁玉年 施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