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精品阅读

作家老舍的武术人生

2025年10月29日

  老舍练拳 丁聪/绘

  众所周知,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坛巨匠,鲜为人知的是,他一生习拳练武,精通查拳、洪拳六路短拳、太极拳、粘手和刀枪剑戟等多门拳术、棍术、枪术,是一位地道的武术行家。

  早年学剑编写《舞剑图》

  老舍出生于北京,孩提时代就耳濡目染了周围艺人表演绿林好汉的曲艺节目,对武术怀有浓厚的兴趣,埋下了武侠梦的种子。小学时期,老舍经常在下午放学后赶到小茶馆听《小五义》《施公案》之类的说书。他回忆说:“有一阵很想当黄天霸。每逢四顾无人,便掏出瓦块或碎砖,回头轻喊:看镖!有一天,把醋瓶也这样出了手,挨了顿打。”成年后,老舍对武术热情不减,爱读武侠小说,还学习剑术,意气风发。

  1918年,老舍被任命为京师第十七高等及初级小学校(方家胡同小学)校长,时年19岁。1921年5月中旬,全北京市小学联合运动会在北海公园西北角新建的运动场举行。组委会下设宣传组,宣传组印制了一本小册子《舞剑图》,免费赠阅。著作者“舒君”即老舍。

  因为平时练习并钻研剑术,而且颇有心得,所以老舍编写的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普及运动健身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为了满足小学生喜爱武术的需要,老舍后来还编著出版了《小学生武术教程》,书里的一招一式,他都亲自示范、现身说法。

  山东执教时拜师学拳

  1930年,老舍来到济南,在齐鲁大学担任教授。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在济南“认认真真地教书,忙里偷闲地写作”,创作渐入佳境,因此有三年时间停下了晨起舞剑练功。

  由于伏案时间太久,又缺乏身体锻炼,老舍常常感到腰酸背痛、四肢乏力。1933年4月,他的后背疼痛加剧,多方求医不见效果,于是想到借助武术缓解筋骨疼痛。经好友陶子谦介绍,老舍正式拜查拳大师、有“山东一杆枪”之誉、时任山东省国术馆济南第四分社社长马永魁为师,学习拳术。

  从此,晨练又成为老舍每天的必修课。他勤练招式,寒暑无间,效果非常显著,后背疼痛之疾渐渐痊愈,身体也轻快了许多。老舍先后习练了少林拳、太极拳、五行棍、太极棍,逐渐掌握多项武术技能,包括拳术、剑术、棍术和内功等。当时,马永魁授徒以集中为主,对老舍则是亲临其南新街的寓所面授。名师出高徒,老舍天天练拳,坚持不懈,武术的精髓日益了然于心。

  创作武侠小说《断魂枪》

  1934年9月,老舍离开济南来到青岛,担任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租借的房子里,宽敞的院子成了他练武的场地。那段日子,老舍每天7点钟起床,洗漱后便在院内打拳一小时,刮风下雨也从不懈怠。

  1935年2月3日,农历除夕,山东大学举办晚会,老舍登台献艺,当众表演了一套剑术,赢得满堂喝彩。

  因为与拳师们多有交往,耳闻目睹,老舍的肚子里装满了这些亦师亦友习武者的传奇故事。他不止一次提到:“在我的朋友里,有许多是职业的拳师,太极门的,形意门的,查拳门的,扑虎门的,都有……”1935年,老舍创作了一篇6000字的小说《断魂枪》,发表在9月22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13期上,后来成为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在重庆打拳健身作演讲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老舍应周恩来邀请前往重庆担任“文协”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团结进步作家,编印抗日读物,为全民抗战摇旗呐喊。

  老舍寓居重庆时,几乎每天清晨都在北碚蔡锣路24号前的一个大操场习武打拳。其间,遇到时任国术体育专科学校秘书长兼总务主任的故友庞玉森,他邀请老舍到学校演讲。老舍演讲的题目是“文学与武术”,他说:“不能重文轻武。重文,你一定忽略武术,只懂得一套文学理论,手无缚鸡之力,等于一个人患了半身不遂之症,也等于一个人缺胳膊少腿,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练武术的目的,一是强种健身,二是自卫杀敌。练好武术不要去打好人,要去打坏人。你不打坏人,坏人要打你,你也别等着挨打……”老舍从文学的社会性讲到武术的大众化,微言大义,博得一阵又一阵掌声。

  与日本作家切磋拳术

  老舍一生嗜好武术,但平时绝少在人前谈起,遇到懂行的人时,才兴味盎然地相互交流。因此,“老舍会武术”,知者不多。

  1965年,66岁的老舍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时,遇到一位名叫城山三郎的日本作家,酷爱武术。城山三郎问:“听说您会武术?”老舍没有立即回答,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城山三郎打量着老舍,他不相信眼前这位挂着手杖、背有点儿驼、戴着眼镜的清瘦老者精通拳术,于是要和老舍切磋。老舍架不住城山三郎的一再请求,最后讲好只比手劲,以免失手误伤对方。日本作家先发制人,直接正面进攻,老舍不慌不忙,顺势抓住对方的胳膊,借力打力,往自己的方向一拉,对方顿时一个趔趄。老舍赶紧后退,反拉住对方的左手,城山三郎才没有摔倒在地。这一幕引得在场所有人一阵喝彩。城山三郎深感震惊,连声说道:“真有功夫啊!高手!佩服!佩服!”

  老舍与日本作家过招“一招取胜”的事迹,迅即在日本文学界传为美谈。然而,老舍回国后从未对外人讲起这件事,直到他去世后,城山三郎写了一篇悼念文章,回忆起这场别开生面的文人“比武”,人们才知道老舍在日本竟然还有这么一段不寻常的武术往事。

  据《北京晚报》 周惠斌/文

2025-10-29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23222.html 1 作家老舍的武术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