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老人牙齿脱落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牙周炎。
口腔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容易让细菌滋生,细菌长时间作用于牙龈就会出现牙龈炎症。牙龈炎症是发生于牙龈组织的急慢性炎症,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胀痛,如果不治疗,任其继续发展,则会侵犯硬组织(骨骼、牙齿等),最终导致牙周炎。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壁出现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最终牙齿脱落。
牙周炎在发病早期基本没什么症状,在这个阶段,患者的生活也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所以往往被忽略,等到有症状时,病情已经较严重,甚至牙齿已经无法保留。
如果平时出现牙龈出血、口臭,有牙周袋、牙龈溢脓、牙齿松动等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得了牙周炎。
除了牙周炎,以下这些因素也能导致“老掉牙”:
外伤。比如,户外运动时牙齿受到磕碰。
龋齿。龋齿又称虫牙、蛀牙,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疾病。
肿瘤。肿瘤也会导致牙齿脱落。虽然牙齿脱落和肿瘤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肿瘤会使人体虚弱,容易造成感染,从而导致牙齿脱落。
身体出现代谢性疾病也会导致牙齿脱落。
要避免“老掉牙”,平时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一天刷两次以上,每次刷牙三分钟以上。刷牙时可以适当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平时吃饭要让牙齿接受适当的咀嚼力,避免吃过硬的食物。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有疾病及时治疗。
第四军医大学牙周科主任 王勤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