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宜人的季节,但对高血压患者并不友好。气温的波动容易扰乱血压,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风险。秋季,高血压患者可遵循“加减乘除”原则,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加”强监测频率。秋季,高血压患者可将自测血压的频率从夏季的每周2次增加至每天1次。测量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起床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和晚上睡觉前,每次测量3遍并取平均值。若血压连续3天超过140/90毫米汞柱,患者应及时联系医生,切勿自行改变药量。
“减”少风险因素。秋季,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至关重要。高血压患者宜“减盐减油”,避免食用酱肉、腌菜等高盐食物,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同时,高血压患者要避免在清晨进行剧烈运动,可以将锻炼时间调整至气温较稳定的午后,这样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乘”势改善习惯。秋季是调整作息的黄金时期,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能有效稳定血压节律。在饮食方面,高血压患者可适当增加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钾能促进钠排出,辅助调节血压。此外,高血压患者要保持情绪平稳、心情舒畅,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
“除”去认知误区。“天凉了血压高些没关系”,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血压持续升高10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就会随之增加。如果血压暂时下降,高血压患者也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以免引发反跳性高血压。调整药量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李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