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初,我来到新疆军区边防某团,被分到某边防站。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我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边防军人。
第二年,老兵退伍后,我从一排二班的战士被任命为三班班长。在部队,班长虽带“长”字,却仍是兵。入伍时间不长的我倍感压力,但我决心变压力为动力,带领全班练好本领,守好边防。
这一年,边防一线部队开展军事大比武。我们班立下誓言:绝不拖后腿!我对全班10名战士进行摸底,发现投弹、射击、打坦克等项目成绩偏低,主要是体力不足。我以身作则,制定了严格的体能训练计划:白天练单杠引体向上100个,睡前做200个俯卧撑和200个仰卧起坐,周日跑5公里。为克服射击不稳的问题,我们把枪上的砖块从1块增加到3块,胳膊练肿了也不放弃。夏日戈壁滩气温高达50℃,有人虚脱了,喝几碗盐水、吃几粒人丹,稍有缓解便继续训练。我们的口号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作为班长,我不仅严格管理,更注重对大家的关心关爱。一个新兵训练时扭伤了脚,我每天为他涂药按摩,还背他上厕所,帮助他尽快康复。一位战士父亲病重急需手术费,我拿出仅有的40元并号召战友捐款,为他解了燃眉之急。我深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工作中,我对战士多关怀、多鼓励,对自己严格要求,用实际行动激发大家的热情。年终,站里决定派我们三班参加团里的大比武。面对11个强劲对手,我们在射击、投弹、百米障碍等6个大项中均获优秀。
重头戏是班进攻演习。战士们敏捷熟练,仅用12分钟(规定15分钟)就攀上山顶,夺得第一。我举着红旗大喊:“我们班胜利了!”在总结表彰大会上,我们三班被评为“军训优胜班”。我当班长期间,班里2人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3人入党,所带班被评为优秀班,我本人也被评为卫国戍边先进个人。
一晃50多年过去了,战友们聚会或微信聊天,仍亲切地称我“老班长”。这份情谊,让我倍感欣慰。
张礼恒/文
编辑提醒:本版来稿要求内容与本人相关,真实、可信,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要素。来稿请发送电子邮件:limengcts@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