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晨阳
9月17日中午,在石家庄市长安区的一家素食自助餐厅内,70岁的孙玉荣手持餐盘,正在细心地挑选菜肴。如今,像她这样主动走进饭店用餐的老年人,在石家庄已屡见不鲜。“在家做饭对付一口”的观念,正悄然发生改变。
“以前总觉得在家做饭省钱又方便,可买菜、择菜、炒菜一套流程下来,不仅累还麻烦。做多了浪费,做少了又吃不尽兴。”孙玉荣一边用餐,一边和记者聊起观念的变化,“现在不一样了,许多餐厅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优惠。这家素食自助餐厅,65岁以上老人只要17元,价格实惠菜品也丰富,想吃的家常口味都有,每次来都能吃得很满足。”
今年66岁的吴女士则把“打卡特色餐厅”变成了爱好。年轻时,由于公婆身体不好,她常年忙于家务、围着灶台转,也没有出过远门。“那时候听人说杭州西湖醋鱼、上海油焖虾多好吃,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吴女士笑着说。直到去年,她在女儿的帮助下学会了刷短视频,被不少博主推荐的石家庄特色餐厅所吸引,心里的“美食瘾”一下子被勾了起来。
如今,只要刷到口碑好的特色餐馆,吴女士就会认真记下地址和特色菜品,还会逐条翻看食客们的评价,尤其关注“是否适合老年人”“菜量如何”等细节。每周她还会约上几位老姐妹一起去打卡。上个月,她们专门去了一家杭州菜馆,点了西湖醋鱼和龙井虾仁。“边吃边聊,仿佛真的去了一趟杭州。”吴女士说。
在石家庄,越来越多老年人走进饭店,不仅是被特色餐饮所吸引,更源于他们对品质生活的主动追求。记者走访多家餐馆发现,老年人从容就餐的场景随处可见。在一家东北菜馆,服务员正拿着纸质菜单,耐心为视力不佳的老人讲解菜品。餐馆负责人表示,考虑到部分老年人不熟悉电子菜单,他们特意安排服务员协助点菜。此外,不少餐厅还免费为老人提供粥品、靠垫等贴心服务。
石家庄市委党校讲师王文敏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需求日益多元化。主动外出用餐,正是他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体现。老年人从‘被动在家做饭’到‘主动外出享受’,不仅反映出老年人对多元化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城市餐饮服务正不断适配老年群体的需求,让老人们愿意主动走出家门。”
同时,王文敏建议,餐厅进一步优化老年人就餐环境,比如增加防滑设施、提供更舒适的座椅等,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选择走进饭店,让晚年生活更加充满“烟火气”与“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