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首版

一本家史见证两位老兵跨越48年的情谊

山西休干为河北抗战老兵写传记

2025年09月15日

  

  本报讯(记者 杜雅楠 通讯员 李学光)一段跨越48年的深厚情谊,一份历久弥新的真挚承诺。近日,山西省太原市75岁的军休干部程太生,将一份特殊的礼物——历经三次修订、内容达4.2万余字的《投身革命即为家——张永德同志的红色家史》一书,寄到了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抗战老兵张永德的孙子张杰手中。这份厚重的礼物,不仅记录了一位抗战老兵的一生,也见证了两代人之间跨越半个世纪的情谊与传承。

  1968年,程太生参军来到保定。1977年,他所在部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程太生与两位战友被安排住进易县松山村抗战老兵张永德家中。虽然同吃同住仅短短一周,但张永德夫妇无微不至的关怀,特别是每次训练后为他们准备暖心洗脚水,让程太生倍感温暖,他也与这位身经百战、一身伤病却仍然乐观坚毅的老兵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张老参加过驿马岭阻击战、冯家沟伏击战等著名战斗,复员后仍拖着病体为家乡植树造林、看护林场,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程太生说,他将老人的故事详细记录在了笔记本上,这份珍贵的记录也成为自己日后创作的基石。

  2012年,深受老兵精神激励的程太生决定为张永德立传。他依据当年的笔记,初步撰写了2.7万字的《红色家史》初稿。第一版完成后,他却觉得老人的形象不够丰满,决定再次前往松山村拜访张永德。

  由于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程太生发现想要联系上张永德比大海捞针还难,他发过博客、贴吧,也登过寻人启事,但始终杳无音讯。几经周折,程太生通过易县老干部局,终于联系上张永德的儿子张海田。得知老人已于1991年离世,程太生仍专程前往,与张海田促膝长谈,他搜集补充了张永德在改革开放后的生活细节及宣讲红色文化的感人事迹。修订后的第二版《红色家史》于年底寄出,张海田收到后激动不已,称“父亲的一些事迹连我都不清楚,这是我们家最珍贵的礼物”。

  今年年初,怀着“让红色精神永续传承”的信念,程太生开始了第三次修订工作。“海田哥也去世了,但张永德老前辈的红色精神必须延续下去,还要传递给更多人。”程太生不顾年事已高,只要一有时间就前往太原市图书馆、档案馆查证史料,增补战斗历史背景。

  在整理了一多半内容后,程太生发生了意外。今年4月,程太生过马路时不幸遭遇了车祸,左小腿和脚面被诊断粉碎性骨折。即使在病床上,程太生也没有停笔,他让家人帮忙把资料带到了医院,没事就翻着看。程太生将要完善的内容,全部记录在了手机备忘录中。“我又加了一些驿马岭阻击战、大龙华战斗的背景,这些战斗都有张老的身影。”程太生说。

  终于,这本凝聚着程太生心血与敬意的《红色家史》第三版终于完成了。他自费印刷了10册,并将其中一册郑重寄给张永德的孙子张杰。

  “1977年冬天那段短暂的时光,我永生难忘。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知道张永德老前辈,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程太生说,这是一名老兵对另一位老兵的致敬,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使命交接。

2025-09-15 一本家史见证两位老兵跨越48年的情谊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18851.html 1 山西休干为河北抗战老兵写传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