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哲理故事

痼疾

2025年09月12日

  我曾是个重度烟民,每日消耗一两包烟。八年前“三高”的诊断犹如警钟,医生严肃警告:“若不戒烟,病情必将恶化。”那一刻的心惊,让我当即与烟草诀别。戒烟成功后的几年间,连烟味都会令我喉头发紧、头晕目眩,仿佛吞云吐雾的岁月从未存在。

  前年父母病重期间,我在忧心焦虑中接过了他人递来的烟,从此重蹈覆辙。起初每天只吸三四支,渐渐增加到七八支,后来竟发展到每天大半包。多年的戒烟成果毁于一旦,前功尽弃。

  复吸已成事实,但我开始有意控制吸烟量。住在高层的我发现:囤积整条烟时,日消耗量会激增;而每次只买一包烟的话,往返不便的客观限制反而成了最好的戒烟助手——当每支烟都意味着要付出下楼的代价时,日吸烟量自然随之下降。

  回望这段经历,我发现许多事情都遵循着相似的规律——关键在于心理依赖的转换。当年戒烟成功,是出于对健康的渴望;如今控制烟量,则得益于“少跑腿”这个意外形成的心理约束机制。

  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外在影响终究只是诱因,真正决定我们行为的,是内心那道脆弱的防线。脆弱的心理是引发问题的痼疾。

  天涯/文

2025-09-12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18610.html 1 痼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