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医疗指南

科学午睡 避免四点

2025年07月14日

  午睡是补充能量、保护大脑的好方法,但错误的午睡方式可能适得其反。

  1.午睡时间太久。午睡推荐时长为20分钟左右,不宜超过30分钟。午睡过久会干扰夜间睡眠,打乱生物钟,增加健康风险:一是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二是房颤风险升高,午睡超过30分钟的人房颤风险最高,而午睡15~30分钟的人风险最低;三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午睡超过1小时,患病风险可能上升40%。控制午睡时间在20~30分钟,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10分钟也有益。

  2.午饭后马上午睡。饭后胃内食物较多,血液循环集中在消化系统。此时立刻午睡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醒来后反而更累。午饭后应休息20~30分钟再睡,让身体有足够时间消化食物。

  3.午睡睡得太晚。尤其是周末,下午四五点才午睡,容易打乱生物钟,导致晚上入睡困难,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午睡时间最好固定在12:00~13:00,以保持规律的昼夜节律。

  4.趴着睡。趴着睡危害多:一是压迫眼球,可能造成眼压升高,长期如此会损害视力,甚至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二是伤害颈椎和脊柱,导致肌肉僵硬或酸痛;三是影响消化,压迫胃部,引发不适。午睡时,首选躺在床上或折叠床上睡,让脊柱充分放松。次选靠在椅背上,使用U形枕支撑颈部,腿部平放。若只能趴着睡,用软垫垫高手臂,侧脸不压眼,减少压迫。

  孙海/文

2025-07-14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11716.html 1 科学午睡 避免四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