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时,我曾有个学生名叫周勇,在他初中毕业20多年后,有一天,他突然打来电话,告诉我近20年来他一直在寻找我,费了很多周折才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他激动地表达对我的感激之情,这让我颇感意外,因为我自认为从未给予过他特别的关照。为了唤醒我的记忆,他拍下他珍藏的一本中学成绩报告书给我看。我看到,在初二上学期结束后,我在班主任寄语一栏中给他和家长留言:“周勇同学,天资聪颖,若能勤勉努力,假以时日必能成才……”
周勇回忆说,上初二时,他到了叛逆期,由于贪玩,多门功课在60分挣扎,几乎要放弃学业。而我的评语,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轨迹。与其他老师惯用的“该生……”开头不同,我直接以他的名字写下开头,就好像他就坐在对面一样。我尽情抒写了我对他的期待,这份个性化的关怀,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几句简单的评语,一点儿看似微不足道的关注,却构建了师生间长达20多年的牵挂与羁绊。“良言一句三冬暖”,在孩子接近自暴自弃时,一句良言,就能及时驱散他的迷茫与困惑。我很庆幸,自己曾在一个顽皮少年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魏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