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精品阅读

章太炎与汤国梨:才子佳人伉俪情深

2025年04月16日

  章太炎与汤国梨结婚照

  说起国学大师章太炎,几乎无人不晓,鲁迅先生曾评价他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但对他的夫人汤国梨,人们却知之甚少。汤国梨并非普通的女子,她既是诗词家、书法家,又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两人的婚姻可谓才子配佳人。

  在上海结缘

  章太炎,名炳麟,1869年1月生于浙江余杭。1892年,家里将一位王姓侍女许配给他作妻室,也没有举行婚礼。1903年,王氏不幸早逝。几年后,朋友们开始热心张罗,为他物色对象。1913年,正在上海的汤国梨走进了章太炎的生活。

  汤国梨生于1883年9月,浙江吴兴乌镇人。她9岁时父亲病逝,为帮助母亲挑起生活重担,她只得放弃读书,整天忙于操持家务。但即便如此,她在每天辛苦忙碌之后仍刻苦自学。

  1905年,在舅父支持和资助下,汤国梨来到上海,进入中国近代最早的女子学校——务本女校。她在这里边勤奋学习,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当时浙江发生民众反抗清政府向英国借款修筑苏杭甬铁路的风潮,杭州还成立了保路会。上海为支持这一运动,由章太炎、陶成章领导的光复会外围组织浙江旅沪学会发起成立了“妇女保路会”,汤国梨即是负责人之一。

  1907年,汤国梨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务本女校毕业。抱着教育救国的信念,她一度回乡应邀执教私立吴兴女校,最后担任校长。但清政府的腐败、家国不幸使她的事业举步艰难。

  恰在此时,务本女校老同学邀请她去上海一起创办学校。于是她即辞职前往上海。抵沪不久,便传来武昌起义的消息。

  结婚前未曾见过面

  辛亥革命后,汤国梨追随孙中山,与吴芝瑛、陈撷芬等各界著名女性一百多人发起成立“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并上书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代表妇女发出“女界参政”的呼声,得到孙中山拨款支持和热情鼓励。尔后,“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在上海北四川路宜乐里创办神州女学,汤国梨任教员。同年又创办旨在宣传妇女解放、歌颂辛亥志士、抨击时弊的《神州女报》,汤国梨除任编辑外,还经常撰稿发声。

  神州女学校长和《神州女报》经理张默君是汤国梨务本女校的同学,她俩志趣相投。张默君的父亲张伯纯是同盟会会员,与章太炎相识。正是源于张氏父女的热心牵线,章太炎与汤国梨喜结连理,于1913年6月15日在上海哈同花园举行了婚礼。一时贺客盈门,孙中山、黄兴等均亲临道贺,蔡元培为证婚人。

  有意思的是,章、汤二人结婚前竟然没见过面。不过汤国梨已经知道章太炎其人,不仅知道,还颇为了解。比如当时她就觉得章太炎有些条件并不符合她的择偶要求:一、其貌不扬;二、年龄偏大(章大汤14岁);三、太穷。而就在张伯纯为她介绍章太炎之前,汤国梨的舅舅也给她介绍了一位留法归国才俊唐姓青年,此人不仅是学霸,还是广东富家子弟。在汤国梨还没有确定自己是否去见唐姓青年时,家族中已有人对她说,如无舅舅关心,怎能找到既有财产、又有文才的好对象。汤国梨听了很气愤,觉得自己如果去见唐姓青年并和他结婚,会被人以为她贪图唐家财产,所以当即回绝道,嫁谁也不会嫁给唐姓青年。

  其实,汤国梨选择章太炎是有原则的,这就是在汤国梨心目中,章太炎“为了革命,在清王朝统治时,即剪辫子,以示决绝。其硬骨头气魄和治学精神,却非庸庸碌碌者可企及。绝非和有些欺世盗名、祸国殃民者可比拟”(汤国梨语)。另外,汤国梨曾受过良好教育,她后来在《太炎先生轶事》一文中写道:“我与太炎结婚时,曾有一个想法,即希望婚后对学问方面,可向他请教。”

  举足轻重的建议

  章、汤婚后即往杭州度蜜月。不久,发生了孙中山领导的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章太炎撰文表示支持。遗憾的是,这场革命很快失败。孙中山、黄兴等再度逃亡日本。此时,章太炎冒险北上,欲谏劝袁世凯,以挽救危局。汤国梨觉得丈夫此行太危险,劝他别去。章太炎说:“事出非常,明知虎穴,义不容辞。”结果不出所料,章到京后,非但没有谏劝住袁世凯,反而被后者幽禁。章太炎为表示抗议,开始以绝食相抗争。章各方好友闻知后,纷纷致书袁世凯表示愤慨。袁世凯也慌了手脚,下令医生悉心诊治,让章长女、次女等赴京侍奉他。其间,汤国梨经常寄上诗词,既是慰藉,也是鼓励,更以此为丈夫分担忧患。这样的家书往返,让章太炎有一种“君已得家居之乐”的感觉。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成为代理大总统,章太炎得以恢复自由。

  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汤国梨会在章太炎身边给出举足轻重的建议。如章太炎曾撰文指责蒋介石,招致1927年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下通缉。有两个老同盟会会员经常来章太炎家找他密谈,想请他出任总统并东渡日本主持反蒋大计。汤国梨知道此事后,不希望丈夫被人利用。那天,她当着那两个再次前来的老同盟会会员的面,对章太炎说:“这个家是你的,也是我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如果你要去当总统,我绝不当总统夫人;你离家去日本当中国的流亡总统,我也绝不会和你一起去。你走了,这个家就是我的,此后无论你当不当总统,不必再来过问这个家。”由于汤国梨的反对,章太炎经过冷静思考后,最后拒绝了那两人。

  1935年,北平爆发“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章太炎、汤国梨坚定地支持爱国学生。翌年,上海爱国人士成立“救国会”。不料该会沈钧儒、邹韬奋、沙千里、史良等七人(史称“七君子”)被当局罗织罪名拘留,关押于苏州监狱。汤国梨不顾个人安危,常去狱中慰问,并设法营救。

  1936年6月,章太炎在苏州病逝。汤国梨则活到了1980年7月,享高寿97岁。据《解放日报》 陆其国/文

2025-04-16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01785.html 1 章太炎与汤国梨:才子佳人伉俪情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