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忆往昔

与收音机相伴的日子

2025年04月14日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甘肃省临泽县。那时,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收音机就是当时最高档的电器了。

  我们村有一户较富裕的家庭最早拥有收音机。只要每天有节目,他家收音机的音量就开到最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能听见。如果播出村民们爱听的地方戏,他家还将收音机摆放到门口的桌子上,村民们围拢在一起,听得津津有味。

  记得那时有个评书节目,由刘兰芳和袁阔成分别演播的《岳飞传》和《杨家将》,非常生动精彩。由于我经常去听收音机,有一年腊月的一天,这家主人跟我说:“你爱听收音机,快过年了,我家准备买个大的,这小的便宜卖给你,5块钱。”

  那时,5块钱可不是小数目,父母不同意,我就说:“过年的新衣服我不做了,省下钱买收音机。”于是,十几岁的我拥有了一台“二手”收音机。

  自从有了收音机,我的生活就彻底改变了。每天放学一回家,我就抱着收音机听,空闲时间帮家里干农活时,将收音机带在身边,晚上睡着了,收音机还在响。那时候广播节目比较少,主要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电台,外省电台偶尔也有,可信号弱,杂音大,但不管什么节目我都爱收听。

  中央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省台的新闻节目,我一个都不落下。受此影响,从上初中开始,我就学写各类新闻稿件,投给报刊和电台,担任过全国多家媒体的通讯员。

  1979年的一天晚上,15岁的我在收听《对农村广播》节目时,山东新研制的一项小麦新品种颗粒重、抗倒伏、产量稳,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那儿是小麦产区,由于雨水多,刮风多,小麦倒伏现象非常严重,小麦产量低。在收听广播后的第二天,我就按地址给山东的相关部门写了一封信,并用平时攒下的压岁钱购买了几公斤良种试验。结果,这个新品种小麦不仅籽粒饱满、颗粒重、不倒伏,产量还高于本地原先播种的小麦15%左右,第二年这个新品种就在我们当地开始推广。此事影响了我一生,我后来上的大学是农大,学的专业是农经……

  30多年来,我听坏了5台收音机,不论在家还是出差,我都怀揣小收音机,每天再忙,也要抽时间听。如果说只留一个物件伴我一生,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收音机,因为它既不会落伍,也能让我怀念那难忘的蹉跎岁月。汪志/文

2025-04-14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01526.html 1 与收音机相伴的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