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忆往昔

儿时看小人书

2025年04月14日

  上世纪60年代末,由于物资匮乏,农家孩子能够开阔眼界的课外书籍,只有小人书。

  小人书又称连环画,内容大多是由当时流行的电影、小说以及戏曲的精华部分改编而来,其语言简洁且通俗易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同桌张近昌将小人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带到教室里向同学们炫耀。看到小人书,同学们都很激动,纷纷向他借阅。为了读到那本小人书,我答应替他做三个值日——打扫班级卫生,他才借给了我。那本小人书是我今生看过的第一本小人书。

  看过那本小人书后,我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天天想着能够再读一本小人书。离我们学校不远处有个供销社,里面有一个柜台摆着小人书。那时,最贵的小人书也就二毛二分钱,最便宜的仅七分钱。尽管小人书很便宜,但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那价钱也是高不可攀。

  小学二年级暑假,我和小伙伴们到田沟、地畔挖药材卖钱,一个暑假下来,我竟然卖了两块三毛八分钱。我向父母上交了两块一毛钱,用剩余的二毛八分钱买了两本小人书,一本是《小英雄雨来》,一本是《东郭先生和狼》。有了这两本小人书,我便有了和同学交换看小人书的资本。那一年,我阅读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烈火金刚》《地雷战》《鸡毛信》等十几本小人书。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发现农村的集市上竟然有摆小人书的地摊。摆小人书地摊的一般都是从城里来的老人,戴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有文化。地摊上的小人书可不是卖的,而是收费阅读的,读一本收二分钱。虽然那些小人书已经很旧了,但书摊前却坐满了阅读的孩子,来晚了,连坐的小凳子都没了,只能蹲在地上看。

  后来,我迷上看小人书的事被父母发现了,在父母眼里,那可是不务正业,会影响学习成绩,影响做家务、干农活,而且还要花钱,是必须禁止的。于是,父亲便时不时地搜查我的书包和房间,看有没有小人书。一旦发现小人书,挨打是少不了的,而且小人书还要被烧毁。有一次,父亲从我的书包里搜到一本小人书,一把就丢在燃烧的炉膛中,看着小人书化为灰烬,我哭得撕心裂肺。

  如今,时光流转,小人书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小人书带给我的那份纯真和快乐,却永远留在心底。

  杨进峰/文

2025-04-14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01525.html 1 儿时看小人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