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雅楠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许多老年朋友喜欢上了拎起背包“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喜欢旅游,退休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出去玩一趟。”4月7日下午,贾华和老伴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洛阳之旅,回到石家庄的家中。
今年67岁的贾华是一位退休干部。前些年,每次出游前,她都要跑好几家旅行社了解行程,对比价格,确定服务,然后再交钱报名,光前期准备就得半个月。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贾华学会了网上购买车票、门票,预订酒店。“现在,我和老伴出去旅游,说走就走,不用再提前准备。”
前两天,贾华从手机直播上看到,洛阳的牡丹花开正艳,她和老伴当即决定坐着火车去洛阳旅游。旅游过程中,贾华和老伴不仅看到了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还到洛阳龙凤山景区,欣赏了壮美的自然风光。最让老两口印象深刻的,还是洛阳神州牡丹园景区的变化。“早些年,我跟着旅游团去过一次。”贾华说,当时,只能排队在售票口购买门票。“正值赏花高峰期,游客特别多,排了半个小时队才进了景区。”这次,贾华和老伴发现购票方式便利了不少。“扫景区门口的二维码,立刻显示我们是65周岁以上,只需买半价门票即可。”贾华说,仅仅几分钟,她和老伴就进入了景区。
同样,家住石家庄市新华区西苑小区的张凤琴,前几天也带着母亲前往山西忻州,来了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今年59岁的张凤琴是原石家庄国棉一厂的退休工人,她年轻时就喜欢旅游。2016年父亲去世后,张凤琴将母亲接到了自己家住。为了哄着母亲高兴,张凤琴和老公经常带她出去游玩。“物质富足后,出门旅游也不再是一件难事,不需要一遍遍精打细算,开始看重旅行品质。”张凤琴说,她认为只要母亲晚年开心快乐,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每次出游前,张凤琴都会听从母亲的意见。今年清明节,张凤琴的母亲看到短视频平台上介绍了忻州古城,她说想去那里转转。第二天,张凤琴和老伴就带着母亲自驾前往忻州,来了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忻州古城、代州文庙、阎家大院……一路上,张凤琴老两口带着母亲,几乎玩遍了忻州附近的景点。
“现在去哪儿都方便,带着母亲也不怎么吃力,去哪儿说走就走了。”张凤琴说,忻州古城不仅可以免费租轮椅,无障碍卫生间也有很多,特别适合上岁数的老人。这几天,张凤琴和老伴打算带着母亲,去石家庄晋州赏花。
“兜里有钱,身体硬朗,服务贴心,老年朋友之所以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用这12个字来概括。”石家庄市委党校讲师王文敏表示,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社会的支持,也反映了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王文敏建议,作为景区,应该多设置无障碍通道、休息座椅,厕所加装扶手。酒店可以提供防滑垫、夜灯等。
另外,王文敏提醒老年朋友,出游前应提前查好目的地的天气,应急等部门发布的预警提示以及旅游景区开放情况和门票预约措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此外,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朋友还应携带常用药等,出门前最好进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