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仕途不顺时,曾在苏州以开画铺为生。而离他的画铺不远处,一位叫吕子敬的画家也开着一间画铺,但吕子敬只擅长画梅。
得知吕子敬是落魄的秀才,并且身体孱弱,郑板桥心生怜悯。他决意在苏州画竹石画兰菊,偏偏避开梅花。有人请他画梅花时,他便推荐吕子敬。
有一次,尚书大人造访,请郑板桥绘梅花图。若他能与尚书交好,便仕途有望。然而,他依旧婉拒了,还是请尚书去向吕子敬求梅。慢慢地,吕子敬画铺的生意越来越好,他的生活也得到改善。
几年后,郑板桥离开苏州时,很多文人前来送别,并互赠礼物。吕子敬赠了郑板桥一幅梅花图。
郑板桥也画了一幅梅花图,作为给吕子敬的回礼。
吕子敬看到郑板桥画的梅花气韵更加灵动,他惊叹之余,恍然大悟道:“原来郑兄之所以不画梅花,是为了给我留口饭吃。”据《意林》 木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