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气温逐渐回暖,雨水增多。这个节气养生要注意三宜、三忌。
三宜
宜保暖。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惊蛰天气刚刚转暖,气温还比较不稳定,注意保暖才能预防各种疾病的侵扰。早晚较冷时,可适当“捂好”,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气温超过 15℃且比较稳定时,可脱掉棉衣,穿得稍单薄些。
宜润肺。惊蛰风大,气候仍较为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肺燥、外感咳嗽。我国北方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功效,可以煮水喝。
宜动养。惊蛰时节,生机萌发,人体阳气上升,各个器官组织机能想要充分活跃起来,就需要均衡得法的运动。动起来有利于气血运行畅达,新陈代谢加快。具体来讲,人们不只是简单地动起来,还要各种运动相结合。比如通过快走来锻炼身体四肢;适度下棋、打牌,锻炼头脑;听音乐、唱歌,愉悦内心。
三忌
忌食酸。春天对应的是肝,肝气旺会伤脾,脾胃是后天之本,故惊蛰时节要注意少吃酸来养脾。建议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以滋养脾气,如菠菜、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等。
忌熬夜。天气渐暖,身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从而产生“春困”。此时,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睡前可以泡脚、按摩脚底,这样可以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有助入睡。
忌燥郁。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容易出现阴虚、肝火偏盛的情况,影响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急躁、易怒等情绪,还常常会诱发情志方面的疾病。春季要重视情志调养,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还要特别注重养肝,避免怒伤肝气。
惊蛰节气食疗推荐:
银耳淮山排骨汤
材料:排骨500克、银耳15克、淮山20克。
做法:把排骨、淮山洗净,银耳用水泡开。将排骨、银耳、淮山放在锅中,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改中火再煮4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胃益气,适宜慢性胃炎见纳差、乏力者食用。
荠菜豆腐汤
材料:荠菜150克、豆腐150克、干香菇20克。
做法:豆腐切方块,香菇用温水泡发切条、荠菜洗净切段备用。锅内加入适量水,烧开后放入豆腐、香菇、荠菜,调入盐,搅拌均匀,煮熟后加入水淀粉勾芡,待汤汁变浓后淋入芝麻油即可。
功效:常吃荠菜可利肝气、明目,对高血压患者也有好处。豆腐与荠菜搭配,不仅美味,还很适合春日养生防病。据《养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