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首版

满满的“后备箱” 溢出浓浓的爱

这是父母的一份心意,请收下

2025年02月10日

  本报记者 李晨阳

  随着假期的结束,儿女们陆续返回工作岗位,老人对孩子们的牵挂与不舍,化作了塞满汽车后备箱的各类物品。这份“后备箱”里的亲情,将跨越千山万水,陪伴着孩子们开启新的一年。

  2月4日,邢台市平乡县62岁的夏女士正在为女儿准备着行装。女儿从山东大学毕业后,便一直在济南生活工作。夏女士的老伴去世后,她最期盼的就是逢年过节时女儿能回家团聚。

  当天一早,夏女士就到菜棚里,精心挑选晒干的芥菜缨。菜棚中的白菜、北瓜,都是她辛勤劳作的成果。“没打农药,也没施化肥,让孩子带些走,在外面也能吃到家里的健康菜。”夏女士说着,手上动作不停,将选好的蔬菜放进筐里。

  回到家后,夏女士又一头扎进厨房做起了粘豆包。“我做粘豆包面皮要两层,里面一层是黄米面,外面小麦粉。孩子拿着不粘手,口感也好。”夏女士说,女儿从小就爱吃她包的粘豆包。为了让女儿在山东也能尝到家的味道,夏女士头一天就准备好了粘豆包的馅料。“提前一天,将红豆、花生和红枣浸泡,然后再将这些食材煮熟。红豆、花生捣烂,红枣去皮去核,加上绵白糖搅拌后,制成馅料备用,然后再将提前醒发好的面团制成剂子。”

  除了蔬菜和粘豆包,女儿汽车后备箱里还放了夏女士腌的黄瓜、晒的干豆角等。为了防止路上颠簸磕碰,她还铺了一层棉被,并把汽车后备箱塞得严丝合缝。

  2月5日,相同的一幕在石家庄市建华家园小区上演:65岁的马先生和老伴正为即将返回北京的儿子整理着汽车后备箱。

  马先生的儿子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工作节奏快、强度大,每天都像上了发条一样。老两口心里清楚,孩子忙起来连吃饭的时间都得挤。

  过完春节,马先生就开始为儿子的返程做准备。他特地到超市,挑选了新鲜的猪肉,按儿子的口味,先炸后卤制成方肉。随后,又跑去买了宫面、缸炉烧饼等耐存放的食品。马先生的老伴也没闲着,她把家里新的床单、被罩叠好,放进汽车后备箱,还抱出一床厚实的被子,嘴里还念叨着:“北京冷,这被子厚,晚上盖着肯定暖和。”

  马先生老两口还准备了草莓、橙子、苹果……满满一大箱子水果。“孩子特别爱吃水果,但由于工作忙,很难抽出时间买。我们提前准备好,他想吃了随时能吃。”

  母亲做的粘豆包,父亲炖的方肉……老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把对子女的关爱、牵挂和祝福装进“后备箱”,让这份爱陪伴着子女走过漫长的旅程。这份“后备箱”里的亲情,将激励着子女们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奋斗,也让他们无论走多远,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2025-02-10 这是父母的一份心意,请收下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94435.html 1 满满的“后备箱” 溢出浓浓的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