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很多人会出现皮肤瘙痒、干裂掉屑的情况,这有可能是干性湿疹导致的。干性湿疹又称乏脂性湿疹,就是由于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肌肤干燥而引发的湿疹样皮炎。正常的皮肤结构外层分布有一层脂膜,能够对皮肤起到保护作用,在气候干燥的冬天,空气中水分较少,皮肤水分丢失增加,人体皮肤油脂分泌减少,变得干燥,因此冬季是产生干性湿疹问题的高发季。
干性湿疹好发于双侧小腿胫前及前臂,拉起裤腿会发现小腿胫前有一些鳞屑,严重时可能会皲裂,程度再重一些可能还会出现红斑、瘙痒。
干性湿疹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有明显的瘙痒感,瘙痒难耐很多人就会去抓、挠,但这样的做法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皮肤屏障进一步受损,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可能出现红斑、丘疹甚至水疱,形成“瘙痒-搔抓”的恶性循环。部分患者除了抓、挠,还会用热水烫洗,或者用碘酒、酒精或双氧水进行消毒,这些做法更是有害,会导致皮损加重,病情可能由轻度发展为中度甚至重度。如果出现瘙痒,可以涂抹润肤乳滋润患处,减轻瘙痒程度,如果瘙痒感觉依然明显,应到医院就诊,遵医嘱使用外用药物或口服药。
以下这些人群需要重点注意干性湿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皮肤油脂分泌明显减少,皮脂膜活性降低,加之冬天天气干燥,使得老年人皮肤干燥程度加重,皮肤角质层屏障修复能力较弱,更容易出现干性湿疹的情况。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比如有糖尿病、肝肾脏功能不全、肿瘤等,患者由于基础疾病本身就容易出现瘙痒的情况,加之皮脂分泌减少及天气干燥,这类人群也容易出现干性湿疹。
特应性体质人群。特应性体质也就是过敏体质,这部分人群受基因遗传影响,皮肤屏障功能先天就有损伤,加上干燥的气候,就非常容易诱发干性湿疹。
预防湿疹要注意以下几点:
做好润肤。干性湿疹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就是做好保湿,尤其是在冬季空气湿度比较低的季节,要注意涂抹身体乳或保湿霜。
洗澡有讲究。洗澡会带走皮肤上的油脂,因此冬季不建议洗澡过于频繁。如果要每天洗澡,简单冲洗即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另外,不需要每次洗澡都使用沐浴露,也不要选择清洁力太强的沐浴露,尽量选择温和一些的,使用时用量少一点,不要过度搓洗,水温也不要太高。
衣物材质要选对。贴身衣物尽量选择纯棉材质,羊毛、化纤的衣物避免贴身穿,这些材质的衣物会增加皮肤摩擦,可能诱发瘙痒的感觉。
避免接触致敏物。特应性体质或者有皮炎湿疹的患者要避免接触毛绒物,不建议养宠物和使用地毯,因为小猫小狗等动物以及地毯会导致空气中有绒毛或者皮屑,可能会导致过敏。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王支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