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精品阅读

汉代也发“老年证”

2025年01月15日

  敬老养老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一直被社会和官方所称道。先秦以前,就有一系列尊老制度。西汉建立后,把手杖制成斑鸠式样赐给老年人,这是对养老礼仪的更新和继承,并以法律制度确立下来,成为汉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的组成部分。

  “杖”古已有之,它还有个雅号叫“扶老”“藜杖”“杖藜”。所谓鸠杖,就是在手杖的扶手上做成一只斑鸠鸟的形状,是王权的象征,后来特指君王赐给高龄老人的“王杖”,成为国家敬老养老的标志。中国人常常以谐音表达思想感情,“鸠”者“九”也,象征极高极深极多极大极广,又具有吉祥尊荣之意;“鸠”者“久”也,寓意长久持久永久之意。所以赋予斑鸠长寿之意是非常恰当的。

  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更是以拥有皇帝所赐鸠杖为荣。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做鸠杖赠送高龄老人;汉宣帝时期建立了高年授王杖的制度,规定凡是80岁以上的老人由政府授以王杖。老年人一旦得到这柄手杖,就具有了一定的特权,就可享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汉代是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基于“以孝治天下”的政策,推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制度,特别是对“家庭养老”有着极严的规定和要求。那时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不养是重罪。比如汉律规定不赡养老人者,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者,殴伤长辈者,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汉代战乱频繁,为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政府每年会直接给民间老人(庶老)发放食物,如汉文帝刘恒即位当年就下诏: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赐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二匹、絮三斤。

  据《燕赵都市报》 宗和/文

2025-01-15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92085.html 1 汉代也发“老年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