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参军来到山东驻军某部。第二年,由于我在写作方面展露才能,被推荐到师政治部跟班学习新闻报道,我和兄弟团的两名战士就住在师电影院的三楼。
第二天,随机关首长们出操,我发现师部里竟然有女兵。一打听,几个女兵原来是总机班的战士。本来机关的战士就不多,我们这些战士又在出操队列的末尾,出了几回操,我们就和女兵彼此熟悉了,再见面时便微笑着打招呼。后来给老部队挂电话,只要报上我的名字,她们都很热情,很快便能顺利地接通电话。
转眼就到了元旦。首长们都回家过节了,机关里只留下我们少数几个战士。这天,炊事班按人头发了面团和饺子馅儿,让我们自己包饺子。我们3个大男人正对着一团面发愁时,电话铃响了,我一听,是总机班打来的。就听一位女战士俏皮地说:“如果你们不想喝饺子汤,就立即到我们这儿来集结‘战斗’。”总机班女战士的宿舍对着电影院,我赶紧推开窗户,看到她们正扒着窗户,向我们招手。
因为元旦放假,整个机关大院里静悄悄的。我们赶到她们的宿舍才发现,原来她们对包饺子也不熟悉,也是一筹莫展。没办法,照着印象中的样子包吧。一阵忙活之后,我们包的饺子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形态各异,有的像小老鼠,有的像扇贝,有的像月牙……饺子包好了,可这样的“作品”,我们实在不敢拿到炊事班去煮,于是就用电饭锅煮了。没想到煮好后,几乎成了饺子汤,饺子起码破了一多半。为了公平吃到完整的饺子,我们玩起了成语接龙。接上的人吃完整的饺子,接不上的就吃破的。但即使这样,游戏没玩几圈儿,完整的饺子就没了。破的饺子怎么办呢?一位女战士提议:“浇上酱油,再撒上点蒜黄,肯定好吃。”于是我们就如法炮制,每人盛上一碗煮破了的饺子,调好作料,个个吃得香甜无比。
魏益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