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雅楠
通讯员 刘齐志
1月2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张家口市桥东区鱼儿山山坡上时,殷巨龙正在给种植在半山腰上的文冠果树种子松土。
今年69岁的殷巨龙是张家口市林业局的一位退休干部。1978年,他考入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上大学那会儿,我只在课本上看过介绍文冠果树的文章,说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食用油树种,有较高的食用、药用、观赏和生态价值。”殷巨龙说,2005年,他从涿鹿县果树场调到张家口市林业局工作后,才开始真正研究起文冠果树。“通过反复试验,我们总结出文冠果树在土壤封冻前播种,出芽率高,生长快。”殷巨龙说。
2016年退休后,殷巨龙并没有在家颐养天年,而是加入到张家口市老科协,继续教果农们种植文冠果树。除了在张家口周边的县区指导外,他还经常到保定白洋淀、青海以及内蒙古赤峰等地传授文冠果树种植技术。“我在保定白洋淀住了大半年,就岳母去世时,回了一趟家。”殷巨龙说,那段时间,他和当地乡亲同吃同住,培养了十几位种植文冠果树的能手。“只要看到果农在我的指导下,种出挂满果实的文冠果树我就知足。”
家住张家口张北县东小坡村的宋先生是一位贫困户。2019年,宋先生想让他指导自己种文冠果树。“我直接给了他50斤种子,还帮忙申请了30亩土地。”殷巨龙说,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宋先生掌握了种文冠果树的技术。现在,宋先生每年靠着种文冠果树能获得20万元的纯收入,还带动了周边20多位农户共同致富。
殷巨龙居住小区的绿化带和附近的鱼儿山上,也长满了他亲手栽种的一棵棵文冠果树。每年春末夏初,繁花似锦的文冠果树,都会吸引路人和居民驻足欣赏。“小区居民、物业和园林绿化部门,都特别支持我。”殷巨龙说,现在,他一有时间就拿着剪刀、水桶,钻到文冠果树树丛里给果树修枝、浇水。他还将文冠果树的生长情况、种植位置以及当天温度记录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定期提供给相关部门研究。在殷巨龙的悉心呵护下,他种的文冠果最大的有鹅蛋大小。殷巨龙说,他鼓励市民们“偷苗偷果”,希望这些承载着自己梦想的种子在更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如今,在殷巨龙的悉心指导下,张家口种植的文冠果树达到了1.2万亩。“文冠果树是我的生命之根,我愿把一生奉献给文冠果树的种植。”殷巨龙掷地有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