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当年是国民党军统高官,在军统中的地位仅次于戴笠与毛人凤等少数几人。他1914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农村一个叫沈家大屋的地方。1932年,18岁的沈醉在长沙艺文中学读书,后来又因故辍学,只身来到上海,经亲戚介绍进入戴笠的复兴社当联络员。虽然沈醉后来在回忆中称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但当时的沈醉还是热情十足,加上他聪明能干、思想单纯,与戴笠一见面,马上博得这个复兴社总头目的好感。
戴笠初次见沈醉,与沈醉“谈了足足有一个小时”,临走时,戴笠还拿出100元钱,让沈醉“在杭州玩玩”,并说:“我儿子跟你同岁,在上海上大学,放寒假你同他一道去南京玩。”沈醉在回忆录中说:“多年来,我一直也不明白戴笠为什么第一次见我就待我那么好。现在我才懂得,当时复兴社刚成立不久,他急需要有自己的人手和心腹,可是当时的工作人员都各自有自己的一套打算,思想很复杂,有些人资历比他还老,而我则是初出茅庐,年轻、单纯、可塑性大,完全有可能培养成他的忠实门徒。”事实也是如此,一方面凭借戴笠的栽培,一方面凭借自己的出色“成绩”,沈醉不仅成为戴笠的心腹,而且一路官运亨通。
戴笠对沈醉甚至有些“偏爱”。有一次,戴笠的儿子戴藏宜借了沈醉300元的公款,快到发饷的时候还没有还。沈醉拿不出钱给手下的特务发饷,就大胆去找戴笠。戴笠除还了钱外,还当沈醉的面“用鸡毛掸子把戴藏宜打了一顿,骂他没有出息,要他向我学习”,这让沈醉觉得很是得意。
当上特务后,年轻的沈醉“手脚勤快,头脑灵光”,加上“又肯钻研”,很快就掌握了特务的一切技能,而且做事精明利落。从“巧计送捕徐昭俊”一事就可以看出沈醉的精明。一次,戴笠发出命令:逮捕疑有不轨行为的复兴社特务徐昭俊密送南京。徐昭俊是上海区情报组组长,此人身高力大,腿脚敏捷,武功很好,枪法也准,要逮捕他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别的特务都不愿接这个任务,沈醉却满不在乎地揽了下来,还放假消息说自己犯了大错,戴笠要逮捕他,要徐昭俊把他押送到南京接受调查。不知内情的徐昭俊押送着沈醉去了南京,一下火车,自己却被绑了起来。
凭借着这些“优异”表现,沈醉博得了戴笠的“大加赞赏”,很快就升职为情报组组长。
据《各界》 西域 易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