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说曹操,曹操就到。”意思是:正在议论某个人时,恰巧那个人就到了。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区域,并且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据说曹操耳目众多,消息灵敏,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然而,他有较强的疑心,往往从不好的方面理解人,这就增强了人们对他的提防心理。
曾经有好几次,曹操手下众将在私下里七嘴八舌地议论他的时候,他突然出现在众将面前,吓得他们个个提心吊胆。幸好,曹操因视察军情繁忙,对众将的议论没有放在心上。曹操离开后,众将都松了一口气说:“嗨,说曹操,曹操就到,好险啊!咱们往后可得更加小心了。”一般而言,军中是忌讳下属随意议论将领的。于是,这句话便逐渐成了人们的“提醒语”,历代文人在讲故事、创作小说或戏剧等作品时,都喜爱用这句话,以增强故事的戏剧性、活泼性。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小插曲很多,就像平时人们在酒局里,对“该来的还没来”者,大家往往会对其议论一番。正议论着,人就到了,大家一边抱拳欢迎,一边调侃地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快请坐下。”
(据《讽刺与幽默 》张庆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