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张家口市万全区孔家庄镇小屯堡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13岁那年升入高小。那时本村只有初小,上高小必须到离家6公里的孔家庄镇学校读书,而且要通过考试达到分数线才能上。因家中生活十分困难,买一辆自行车骑着上学,简直是异想天开,上学只能靠两条腿来回跑。
为了保证我上学不迟到,母亲每天都要早早起来为我做早饭。一天放学时,老师表扬了我,还说我母亲天天坚持为我做饭,真是不容易。
我听后喜出望外,兴致勃勃地往家跑,想回到家里把老师的话告诉母亲。可当我回到家里时,却发现母亲患了重感冒,吃过几片药,正躺在炕上痛苦地呻吟。我轻手轻脚地走到炕前,伸出小手摸了摸母亲的前额,感到一片滚烫,心里十分难受。
母亲吃力地睁开布满血丝的双眼,断断续续地嘱咐我,要我第二天早晨自己做饭,千万别误了上学。我忙安慰母亲:“我长大了,会早早地把饭做好,请娘放心。”母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继而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晚上,我提前把水倒进锅里,把柴火抱到灶前,就连躺在被窝里还在想着做早饭的事,直到深夜才渐渐进入梦乡。等我一觉醒来,却发现母亲已坐在灶前,把饭做好了,有热好的玉米面窝窝头和煮熟的三个鸡蛋。母亲拿着三个鸡蛋用笼布包好,一步步挪到我挂在墙上的书包前,将鸡蛋放进我的书包里。母亲回到灶前,伸手拿起窝窝头,吃了几口便放下了。母亲喊着我的名字,告诉我干粮放在书包里,上学别迟到了。
看着母亲带病为我做早饭,感动得我流下了热泪。
梁益/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