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石家庄老干部

刘凤巧 巧手匠心“缝”出精彩人生

2024年08月23日

  本报记者 李泽佳

  通讯员 庞彦儒

  迷你版布老虎、双头虎、吉祥虎、虎头鞋帽、虎头斗篷、虎头枕、虎头肚兜……近日,走进石家庄晋州市周家庄乡北捏盘村的“刘凤巧名家工作室”,陈列柜上百余个大小不一、颜色造型各异的布老虎让人目不暇接。

  今年51岁的刘凤巧,是石家庄市级“非遗”晋州布老虎传承人,现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她介绍说,布老虎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工艺品,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凤巧告诉记者,几百年来,晋州的婚庆活动中仍然保留着送布老虎的习俗。“在新人的被子上,一定要摆放两个布老虎,寓意驱邪避灾、平安吉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谁家有宝宝出生,长辈们也会送去布老虎,祝愿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因为这种习俗,她与布老虎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的母亲就是做布老虎的好手,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刘凤巧说,受家庭影响,她从小耳濡目染,跟着母亲学做布老虎。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她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巧姐儿”,去年底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晋州市名家工作室挂牌成立,今年7月她还荣获河北省“巧女星”称号。

  说起布老虎的制作过程,刘凤巧滔滔不绝。“布老虎是纯手工制作,没有统一的样式,一般制作过程是先打样儿,就是用笔在纸上画出它的样子,然后用多种针法进行缝制。”几缕彩色毛线,在她手里就成了毛茸茸的虎须;一些平常的黑丝线,在她手下就成了炯炯有神的虎眼;而那些花红柳绿的丝线,通过她的缝制,就变成了造型逼真、夸张的虎脸……这些年,她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布老虎、虎头鞋、压被虎等的制作和开发上,她缝制的十二生肖吊坠、小挂饰等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此,她每月数次走进校园,传授布老虎制作工艺;自费到全国各地,参加“非遗”展示交流活动;甚至走出国门,把这一“非遗”项目展现给世界人民。

  最让刘凤巧欣慰的是,如今,她的两个女儿开始跟她学习制作布老虎。“大妞稳重心细,做出来的作品精致典雅,许多布老虎的衍生品来源于她的创作;小妞擅长画画,布老虎身上的好多绣花图案来源于她的灵感。”她的言语中带着一丝骄傲。

2024-08-23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76505.html 1 刘凤巧 巧手匠心“缝”出精彩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