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生活互动

如何疏导孙辈远离网络(结束篇)

2024年08月21日

  主持人开场白:家长的上网行为对孩子有直接影响,鼓励和陪伴孩子参与一些有益的活动,既能增进亲情,又能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

  穆建辉:办法总比困难多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别说小孩子,很多成年人一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我家小孙子刚3岁多,已经开始对电子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玩起手机来比我还精通。为了避免他上瘾,我们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效果不错。其一,身教重于言教。大人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平时在家里,只要小孙子没睡觉,我们除了接打电话,都自觉把手机束之高阁。其二,多带他到户外活动,只要天气允许,我们就尽可能带他到楼下玩,既锻炼身体,又认识了不少小朋友,一举两得。其三,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小孙子喜欢玩具车,我们就鼓励他在纸上画各种汽车。我们还教他用纸叠风车、飞机、小鸟、青蛙等,和他一起玩游戏,经常给他讲故事。

  我们每天都把小孙子的活动安排得满满的,他自然就想不起玩手机了。毕竟他还小,再大一些,可能就要多想些办法,多费些口舌。家长要对手机有正确的认识,它不是洪水猛兽,是服务于工作和生活的现代化工具。要让孩子学会合理使用手机,用其长,避其短,拿得起,放得下。

  张顺:有意思的课外书

  孙女读小学。每天晚上,她做完作业后就会拿起手机,随心所欲地看起来。我见她天天这样,就生气地对她说:“你已经快成手机迷啦!你就不能放下手机,多看点儿课外书吗?”孙女一听,立马表示反对:“我知道,您不看手机,只看课外书,有啥意思啊?”我对孙女说:“我觉得,课外书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我的晚年生活。我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开阔了眼界,还有不少收获呢!”孙女一听,诧异地问:“爷爷,您都有哪些具体的收获呀?”我说:“我最大的收获是,从退休那一天起到现在,已经在报刊上发表150多篇文章了,这是让我特别开心的收获。”孙女听了,高兴地说:“您有这么多收获啊!从今天起,我也放下手机,多读课外书,写出好作文,争取以后也能发表。”

  一周后,孙女高兴地对我说:“爷爷,读课外书比玩手机强多了。就像您说的那样,我学会了很多的新词、新句和语法,对写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刘秀丽:多陪伴 多互动

  暑假期间,学生们可以放松,而我们家长还得绷紧弦。怎样疏导孙辈们远离网络,避免游戏成瘾,更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我的浅见是多陪伴、多互动。

  我是“60后”,有两个可爱的外孙女,每当周末女儿一家回娘家时,我就与外孙女们一起玩智力玩具,特别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智力玩具,比如鲁班锁、华容道、九连环等,既寓教于乐,又能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爱国情怀,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的话,我还带她们去旅游,比如田园游,让她们认识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等。或者带她们去博物馆参观,学习一些历史文化知识。总之,要让孩子们放下手机,开阔视野,多学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

  王彦秋:要从家长做起

  据我观察,多数孩子尤其是低龄孩子并没有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他们上网的工具都是家长的。一方面,家长就是手机控,一回家就抱着手机刷个不停,这种情况自然会影响到孩子。另一方面,家长的责任意识不强,只图省事,把手机扔给孩子以换取一时的安静,任由孩子对网络产生依赖。因此,要让孩子改变习惯,家长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重要的影响。家长玩手机,孩子难免上行下效。家长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以身作则,培养良好的习惯,放下手机,与孩子做一些益智有趣的互动游戏。一切为了孩子,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并不简单。严格要求自己,是每一位家长必须要做的事。

  孩子对手机、电脑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下期话题:您会“有福不享、没苦硬吃”吗

  近日,湖南长沙有一位老人,长期患高血压病,如果不是子女逼着上医院,还在家硬撑着。父母“拖着不去看病、不舒服却不和子女说”,让不少年轻人感到无奈。此外,天热舍不得开空调、长期吃剩饭等“吐槽”父母的帖子,也在网上引起共鸣。年轻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有福不享、没苦硬吃”。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2024-08-21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76265.html 1 如何疏导孙辈远离网络(结束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