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雅楠
步行10分钟就能吃上暖心早餐、骑车5分钟就能买来新鲜蔬菜……近日,商务部公示了15个地区作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石家庄榜上有名。如今,石家庄市民的“圈儿”里生活越来越幸福。
“我要一碗馄饨,一碗豆腐脑,再来两个肉包子。”8月19日早上8点,79岁的谷先生和老伴正在家附近的问道康养社区餐厅吃早餐。吃完早餐后,谷先生的老伴又到康养社区2楼的问道老年大学上电子琴课。
谷先生是石家庄市的一位退休干部,他已经在柏林第二生活区南区生活了27年。“虽然房子老了点,也没有电梯,但我们从没想过搬家。”谷先生说,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多次提出给老两口买套电梯房,他们都拒绝了。
“在这住着特别方便,步行15分钟就能把该办的事都办好。”谷先生的老伴一直喜欢文艺活动,去年她在家附近的问道老年大学报了电子琴班。“我们老两口每天吃完早餐,就开始各忙各的。”谷先生会趁着老伴上课的工夫,到附近的口袋公园遛遛弯儿,再去北新街菜市场买些当天要吃的瓜果蔬菜。“这里的蔬菜都是明码标价,我买了点儿葡萄,新鲜又便宜。”谷先生说,家附近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是他们不愿意搬家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柏南二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区域东至北新街,西至中华北大街,南至石太铁路,北至柏林北路,该区域包含了综合体育场、大型商超、卫生服务中心、口袋公园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此外,该区域的问道康养社区是石家庄市一家民营五星级的养老机构,该养老机构由医疗、护理、营养膳食、老年大学等8个服务板块构成。其中,该机构的老年大学和老年食堂对外开放,极大丰富了该区域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服务内容。
“骑着自行车5分钟就能到北国超市买菜,白天上班母亲也有人照顾,感觉安心又方便。”今年53岁的秦天敏家住长安区国赫天著小区。前年,秦天敏的母亲因脑出血瘫痪在床,她将母亲接到自己家照顾。“幸好我家附近既有医疗机构也有大型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出门办事很快就能回家。”秦天敏说,她一直不放心把母亲长时间单独留在家里。
由于秦天敏和老公的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倒班,她经常要麻烦亲戚来家里帮忙照顾母亲。去年5月,小区楼下的筑爱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业了,秦天敏再也不用为照顾母亲的事发愁。“服务中心有短托服务,最少可以选择1天的照护时间。”秦天敏说,这也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一项内容。
石家庄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石家庄自2022年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来,已试点建设了11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二环以内市区基本实现全覆盖。今年,石家庄市在巩固提升已建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基础上再新建7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重心也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便民生活圈的服务也将更广、更深、更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