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首版

16年与青山为伴

高素英 乡亲们的信号守护者

2024年08月07日

  本报记者 杜雅楠

  在石家庄市井陉县的磨寨山上,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她常年与高山为伴,与信号为伍。用16年的执著坚守,履行着平凡“守塔人”的职责,确保通信和广播电视信号通畅。

  这位“守塔人”名叫高素英,今年67岁,是井陉县南王庄乡割髭岭村的一位村民。“早些年,我们村的信号特别不好,乡亲们打电话都需要来回找信号。”高素英说,那时,大家都得拿着手机爬到山顶才能顺利接打电话。

  后来,相关部门在磨寨山上建了一座信号塔。这座信号塔肩负着中国电信、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等信号的传输任务。“塔建好了,就得有人来守。”高素英说,但山上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让不少乡亲“打起了退堂鼓”。

  “我这个人喜欢清净,能耐得住寂寞,而且老伴也懂一些电工知识。”2008年,高素英主动请缨承担起守护信号塔的任务。她专门跟老伴学了一些电工知识,便收拾好铺盖卷,带上一个多月的口粮,毅然决然上了山。来到山上后,高素英发现这里只有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周围没有村落。“刚开始确实有点不适应,但一想到身上肩负的重担,就暗下决心要坚持下去。”

  擦拭机器浮土、检查稳压器、定期联系工人维修……在海拔1136米的高山之巅,高素英的工作虽然单调枯燥,但她仍然不厌其烦,日复一日地坚守岗位。“守护信号塔最怕的是突然断电。”高素英说,一旦出现断电等突发状况,她必须及时开启发电机,再联系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恢复信号。此外,每到冬天,磨寨山山顶上的温度会降到零下20℃。“冬天往山坡上一走,风一刮,脸像被划开了口子。”

  虽然条件恶劣,但高素英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她在房前开垦了一块小菜园,种上了土豆、茄子等蔬菜。此外,高素英还特意从家里背了一摞图书,带到了山上。每当完成一天的工作,她总会看看书打发时间。

  由于山上条件有限,每隔一段时间,高素英都会下山采购一批日用品。从割髭岭村到磨寨山山顶有十几公里,中间还要爬一段近乎垂直的山坡。由于上了年纪,腿脚不好,高素英每次爬山都得拄着一根木质拐杖,爬到山顶需要两个多小时。

  有一年夏天,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但这并没有阻挡高素英上山的脚步。爬到半山腰时,高素英脚下一滑摔了下去。“幸亏我被树挡住了,才没出大事。”当时,高素英的胳膊和脸都被树枝划出了血,但她并没有退缩,抱着树干歇了一会儿,便爬起来继续往山上赶……

  除了守护信号塔,高素英还主动承担起森林防火的责任,她每天都要拿着拐杖绕山转一圈,只要看到有冒烟的地方,就会及时报告给村委会。近几年,磨寨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徒步。“他们特别热心,有时会送给我些饼干、面包。”高素英说,如果自己实在推脱不掉,就会去地里摘些绿色蔬菜作为“回礼”。

  16年弹指一挥间,高素英与青山作伴,与山鸟为友,用心保障着乡亲们的“信号源”。“我现在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傍晚时分站在山上看看万家灯火,想到乡亲们在自己的守护下,正其乐融融地看电视、拨打电话,就很知足。”高素英说,她会一直坚持下去,守护好这份责任和坚持。

2024-08-07 16年与青山为伴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74756.html 1 高素英 乡亲们的信号守护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