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晨阳
通讯员 纪分清
“晓风清寒树吐玉,明月芳草路。柳港晴深翠雀啼,桃林半掩洞户。箫声北苑,湖水小桥,衡门接薄暮。昨日倾听兴华赋,九霄最高处……”近日,戴广田正在给诗友们吟诵他创作的词作,整首词以清新淡雅的语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景象。
76岁的戴广田是沧州青县的一位诗人,他从小就喜欢读朗朗上口的词句。“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县里的文艺团队经常来村里表演节目。每一次,母亲都会带着我去现场,快板、顺口溜、三句半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戴广田说。
“真正自己有意识尝试写诗是在高中。”1968年5月,戴广田高中毕业,当时他面临与同学分别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投身到农村建设中。怀着这样的心情,戴广田创作了《金缕曲和王锦明等同学》。这首诗描述了少年就要有一种为国干一番事业的豪情壮志,还要有一种视友情如生命的情怀。“用诗歌记录事件和当时的心情,现在读一读会让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1980年,戴广田在保定农业专科学校担任教员。当时,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诗词创作经验,但由于工作原因,只能在一些节日或朋友聚会时创作。《我们这一代》就是在工作时创作的一首作品,表达了戴广田和同事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怀揣着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以及对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退休后,戴广田空闲时间充足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诗词创作中。他的诗词内容丰富,涉及人物、事件和情感。“年轻时,用诗来记录生活;退休后,更喜欢用诗来总结生活。”戴广田说,《与往事干杯》这首诗把回忆比作美酒,用干杯庆祝自己一生的努力与付出。这不仅仅是对过往岁月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戴广田的诗作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既有古体诗,也有现代诗,偶尔还有自由体等。这些诗或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或歌颂朋友的深情厚谊……任何细微的触发都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有时,戴广田一天甚至能创作十几首诗。“写诗很费脑子,但人越老越要锻炼大脑。创作不仅锻炼了思维,也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