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晨尿的情况,是判断肾脏是否健康的一个简易方法。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记得查查肾。
尿液表面漂浮过多泡沫
一般来说,正常的尿液都含有少量的蛋白成分,小便时会出现少量泡泡。特别是喝水少或晨起时,尿液中蛋白成分的浓度更高,小便就更容易产生泡泡。不过这种泡泡几秒钟就会消失。
如果马桶中残留清洁产品或消毒剂,排便时此成分可影响尿液表面张力,生成泡沫。另一种情况是患有慢性肾病,慢性肾病引起的泡沫尿,在医学上称为蛋白尿。肾脏受损后,被身体吸收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由于肾小球受损而进入尿液中,增加尿液表面张力,进而产生细腻绵密的小泡沫,持续很长时间都不散去。
尿液颜色发生改变
一般尿液呈现透明的淡黄色,几乎没有明显的气味。不过尿液放置时间太长时可释放出氨气,从而产生尿骚味。如果最近尿液颜色异常,先排除饮食原因,还需警惕慢性肾病。
夜尿频繁且尿量减少
人体所摄入的水分决定小便次数和尿量,成年人一晚上的小便次数在0~1次。如果偶尔夜间小便频繁,可能跟摄入太多水分以及喝酒有关。如果最近持续夜尿增多,一晚上小便次数超过三次,总尿量超过500毫升,十有八九是慢性肾病。若每天有足够的水分摄入,但一天小便次数却少于三次,一天尿量小于800毫升,需警惕肾衰竭。因为肾脏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肾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或丧失时,势必影响小便次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耿红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