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精品阅读

宋代的稿费有多高

2024年06月19日

  稿费最早起源于隋朝,那个时候并没有稿费之说,而是叫作润笔。在宋朝,润笔又叫“润毫”“润濡”,都是稿费之意。

  以生产力而论,宋朝是封建社会较为繁盛的时期,因而稿费的标准也相对较高。而且宋代的稿费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货币,以物代付的方式较为常见。例如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记载:“王元之任翰林,尝草夏州李继迁制,继迁送润笔物数倍于常。”王元之是北宋初期的名臣,在任职翰林学士期间,曾经给李继迁(西夏的神武皇帝)起草公文,李继迁给王元之的润笔费是50匹马。粗略计算,宋代的一匹马在40~70两银子,50匹马就是两三千两银子,这个价目非同小可。再如北宋宗室子弟赵士暕邀请著名文学家陈师道写过《题明发高轩过图》的诗作,赵氏“赠以十缣”以表达谢意。“缣”是一种质地柔软的细绢,在古代细绢等价黄金,十缣约合100两白银,折合成人民币超过7万元。《题明发高轩过图》全诗共计196字,照此计算一个字357元。如此来说,北宋的文人通过写字养家非但不成问题,而且还能过上小康生活。上述所讲只是宋代一些略有声望但远未达到明星级文人的稿费水平,倘若换作欧阳修、王安石这样的文学界大咖,字字珠玑,则非钱物可比拟。尤其是苏轼这样的大文豪,写一首词的润笔少则千两白银,多则数百两黄金。苏轼的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70字,如果换作润笔费,价码估计在千两白银以上。不过,苏轼向来为人清廉,他也从来不收别人的润笔物,所以别人给的,还要托人还之,这也是苏轼为官多年连房子也买不起而一直租房生活的原因。

  据《现代家庭报》

2024-06-19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69401.html 1 宋代的稿费有多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