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忆往昔

我人生路上的“贵人”

2024年04月08日

  前几天,看到一位朋友写的《我生命中的“贵人”》,很受感动。由此受到启发,我回顾了自己走过的路,盘点了人生路上遇到的“贵人”。

  第一位贵人是封景清同志。和他的交集是平山县修建滹北渠(现称“柏坡渠”)时。1974年春,高中毕业的我正赶上生产队动员社员到滹北渠当民工,我便报了名,到缑家庄公社乱泉村北的山上开石头。我把平面图画成立体图,标上尺寸,大家看懂后开出的石料都合格。1975年,经人推荐我做了“民技工”,到驻唐家沟村的岗南工区炸药库当会计。封景清德高望重,是平山县委政治部主任兼滹北渠施工指挥部领导。一天,封景清到我所在的岗南工区工地考察时,看到一些渡槽、隧洞、涵洞上的石碑,字迹工整,十分规范,就问是谁刻的?听说写字、刻字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青年,他说一定要见见。午饭时见到我,他问:“你是哪儿的?”我答:“小觉的。”“那咱们是老乡。”我们说着家乡话,拉起了家常。他走后没几天,我就被调到驻下槐村的滹北渠施工指挥部,具体工作是帮办公室资料员王金廷同志(退休前是河北省交通厅领导)誊写领导讲话和其他稿件。王金廷聪明能干,领导讲话材料写得好,会议方案做得细致,可操作性极强。从那时起,我较早接触到了公文写作,学到一些经验,为后来进入县委办公室,再调入石家庄地委办公室奠定了基础。滹北渠竣工后,我被分配到平山县商业局做资料员,封景清调到河北省国防工办当领导。现在他九十多岁了,身体健康,每天还读书看报。

  第二位贵人是付兴国同志。他是我读大学时的班主任老师。1979年我高考上榜,赴河北农业大学唐山分校农机系读书。在他的培养教育下,我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要求进步,担任农机系团总支书记后,组织学生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大三时,我被评为河北省级“三好学生”。他和分管学生的辅导员温玉浦介绍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付兴国老师工作能力强,后来担任了学院院长,现在也是健康老人。

  第三位贵人是范顺田同志。1983年,我大学毕业到平山县人事局报到,范顺田是人事局局长。可能他早就看过学生档案,看我是党员,字写得也好,先把我留在人事局帮忙搞干部遗属补助调查,后来又搞“以工代干”人员转干材料审查。这些工作完成后,我被分配到县农机局当农机监理员。时间不长,他找到我说:“县委办公室需要资料人员,看你合适。”我说:“我是学农机的,在农机局工作专业对口,再说以后还能评上‘工程师’职称。”他说:“你再考虑考虑吧!”两天后,他打电话问我:“考虑得怎样了?”我说:“还是想干专业。”可能他早想好了,接着说:“你是党员吗?”我说:“是。”“那就服从组织安排吧!现在党需要你到县委。”到县委办公室资料组上班后,我常下乡调查情况,回来写简报、起草领导讲话稿。我写的简报,报送中共石家庄地委办公室后,多数被转发,甚至被省委简报采用。三年后,地委办公室让我来石家庄学习,说是学习实则考察,学习结束后,让我留下。1987年,我正式调入地委办公室资料科工作。后来,范顺田调到河北省交通银行担任领导,退休前是交行的“一把手”。

  第四位贵人是李国华同志。从平山县委调到石家庄地委办公室工作一年后,我担任信息科副科长。后来在同志们的推荐下,我担任了时任地委副书记李国华同志的秘书。他曾经在石家庄日报社工作二十多年,担任过总编,文字功底深厚,性格坦荡直爽,跟着他下乡调研,起草文件,看他修改文稿,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1992年,我晋升为副县级资料员。现在,李国华也是九十多岁的健康老人。

  第五位贵人是闫书章同志。1992年,他从平山县委书记的位子上晋升,接替李国华同志担任石家庄地区人大工委主任。他工作能力强,出口成章。因他在平山工作时就了解我,不久便让我担任人大工委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文字工作。1993年地市合并时,在他和地委原副书记马绍忠同志举荐下,我担任了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1995年晋升副秘书长,1998年兼任研究室主任,成为全市为数不多的年轻正县级干部。在市人大机关工作二十多年,除修改大量综合材料外,我坚持亲自写稿,每年都有宣传人大的稿件在全国和省市报刊及新媒体发表,连续21年在河北省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评选中获奖;连续3年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评为人大宣传“先进个人”,为机关赢得“先进单位”;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接受姜春云副委员长颁奖,并受到李鹏委员长接见。

  第六位贵人是李遵英同志。2017年,我从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的位子上退休后,刚卸任两天,李遵英会长即让石家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王俊林同志(赵县原县长)与我联系,让我到老促会发挥余热,为老区人民服务。李遵英兼任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咨询委员会主任,还推荐我和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王惠周担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协助他工作。6年多来,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每年我都写出一些有分量的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发表在有关报刊和新媒体平台。李遵英同志还让我担任主编,编辑出版了反映石家庄市革命老区重点村发展变化的《老区村新故事》一书,收编了124个老区村在奔小康路上因地制宜发展各种产业、带动周边村致富的事迹。2023年,我写出论文《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代表河北省参加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的“老区精神研究”论文评选,获得一等奖。

  我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贵人”相助。这些“贵人”是智者、贤者,更是我的导师、益友。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恩德,学习他们的可贵精神。我相信,在我的人生路上,还将有许多人会成为我的“贵人”。

  何金录/文

2024-04-08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61403.html 1 我人生路上的“贵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