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精品阅读

纳粹德国发动金融战内幕

2024年02月19日

  柏林“造假之王”

  1933年,纳粹党取得德国政权,亚尔马·沙赫特被希德勒任命为德意志帝国银行负责人,次年又被任命为纳粹德国的财政部长。

  为了帮助纳粹德国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持续的经济危机,沙赫特采取了四项举措。一是由政府举债,兴建公共工程。二是大力扩军。德国扩军受到《凡尔赛合约》的限制,政府也没有那么多资金。沙赫特为实现德国的再次武装,提出由帝国银行发行一种汇票,相当于受政府信用保护的账外实体,用于购买军火。三是施行配给制。德国扩军所需的资源不够,于是政府限制供应油料、食物等,从而将物资用于进一步扩军。四是大搞没收充公。先是犹太人经营的产业统统被没收,随着种族迫害扩大化,大量犹太人的家庭资产也被没收。

  通过上述“多管齐下”的政策,纳粹德国创造了所谓“经济奇迹”,纸面上的经济增速一度超过20%。但是,这种饮鸩止渴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问题。随着战争对德国国力的消耗不断增大,纳粹将金融战提上议事日程。

  1936年,来自苏联的犹太移民萨利成为当时闻名柏林的“造假之王”。从伪钞到假护照及各类假证件,萨利都能做,且做得非常逼真,在黑市上被视为“大师级造假者”。

  一天凌晨,萨利正在熟睡时,警察突然破门而入,领头者是柏林警局反伪钞部门负责人赫佐伯格。萨利随后被关进位于奥地利的毛特豪森集中营。在那里,萨利为了生存,自告奋勇地为集中营里的党卫队军官及德军看守画肖像画。由于萨利画技精湛,德国人很满意,于是对他照顾有加。

  萨利很快被转到柏林北部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他竟然遇到了当初逮捕他的赫佐伯格,后者已是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的党卫队高官。赫佐伯格把包括萨利在内的拥有“特殊技能”的囚徒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我奉命在这里执行一项秘密任务,代号‘伯纳德行动’。你们要为德国制造最逼真的英镑和美元,我们要用这些货币打压盟国的经济,扰乱他们的金融市场……如果你们不能完成任务,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萨利等人开始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里的伪钞制造中心工作。那里汇集了一批精英:苏黎世银行等金融企业的高管、艺术学院的绘画大师、技艺高超的印刷工人等。在所有人中,萨利是最精通制造伪钞的,加上他能说会道,很快就成为伪钞制造中心的核心人物。

  开工后不久,伪钞制造中心就面临一场危机:无法破解英镑纸钞中所使用的一种特殊材料。赫佐伯格对他们下了最后通牒。最终,萨利分析出了这种特殊的添加剂,从而为纳粹制造出逼真的英镑伪钞,这才让所有人躲过一劫。

  据说纳粹曾派间谍拿着这些假英镑去瑞士和英国的银行进行检测,结果这两个国家银行系统的人员都认定这是真的英镑。

  假美元换人命

  英镑的问题解决之后,赫佐伯格又逼迫萨利及其团队攻克了美元。接下来就该大批量制造伪钞了。按说这并非难事,但萨利等人发现,每次印刷出来的样品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萨利调查后发现,原来有一伙犹太印刷工人故意搞破坏。萨利立即找到这些工人,说:“你们这么做,大家都会被枪毙!”这些工人则表示:“纳粹把这些伪钞投入市场,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可以购买大量战争物资。另外,美国和英国的金融体系可能因此被压垮。你愿意永远这样暗无天日地活着吗?我们即使赌上自己的性命,也应该试着拖延他们发动金融战的时间!”

  萨利一伙人不仅认同这些工人所说的话,而且感到些许愧疚。于是,萨利对赫佐伯格解释说:设计研发是一回事,量产是另一回事,工艺需要改进。

  纳粹利用伪钞打压盟国的金融战计划被一拖再拖。最终赫佐伯格失去了耐心,他召集所有技术人员,说:“我挑出5个人来。萨利,如果你们还不能拿大把的美元给我,我就先毙了他们!”赫佐伯格走后,大家陷入纷争。有人指责印刷工人的破坏行动会让所有人送命,也有人认为应该坚持下去。

  萨利一时没了主意。这时,他的一个犹太朋友患上了肺病,于是萨利决定与赫佐伯格做个交易:“你给我们治疗肺病的药,我们就给你假美元。”于是,伪钞开始量产,而那个患病的朋友没有因服药而好转,最终死在集中营里。

  萨利他们的拖延战术毕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待到纳粹的伪钞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里大量印刷时,二战已临近尾声。赫佐伯格带着士兵将大量伪钞分批运往阿尔卑斯山深处的秘密基地,想“靠这些钱东山再起”。纳粹本想把参与伪钞制造的犹太人统统处决,但盟军迅速逼近,集中营的纳粹官兵四下逃散,萨利等人得以逃生。

  瑞士银行的作用

  虽然纳粹德国靠伪钞发动金融战的计划最终没能实施,但它仍然得到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二战期间,瑞士之所以能保持中立,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是纳粹德国的“得力、高明、有组织的帮凶”。

  就算在“战果最辉煌”的1940年,希特勒也无法使德国经济独立于世界市场。德国要购买的不仅有锰、钨、铬等军工产业不可或缺的金属,连铁矿石也要进口。而要想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商品,就必须严格遵守支付规则。希特勒不能用德国马克付款,必须用外汇或者黄金。这就需要一个中立、可靠且不会令人生疑的银行系统。

  在攻克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以及一些经济繁荣的国家后,希特勒掠夺了大量战利品,其中包括黄金。这些战利品需要由银行系统“洗干净”,然后再投放国际市场。瑞士的金融地位决定了它能胜任这一任务。于是,该国苏黎世、伯尔尼金融界一些贪婪冷酷的人成为纳粹的帮凶:不仅将德国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荷兰、卢森堡、立陶宛、拉脱维亚、比利时、阿尔巴尼亚以及挪威等国中央银行抢来的黄金藏了起来,还设法将其“洗干净”,以资助希特勒的侵略战争。

  希特勒在西线的强大攻势以及所取得的胜利,一度使瑞士人相信,德国在军事上、政治上都是不可战胜的。于是,瑞士选择支持“胜利者”。

  到1945年初,鉴于纳粹德国的末日临近,瑞士当局意识到自己的策略“并非最佳”。1945年2月,瑞士决定冻结德国的所有资产,下令对有关黄金储备及存在瑞士银行的纳粹财产进行调查。3月,瑞士政府与盟国中的美国、法国和英国签署协议:瑞士承诺采取一切措施鉴定德国的财产,并不再购买德国的黄金。

  据《检察风云》 姜森/文

2024-02-19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55905.html 1 纳粹德国发动金融战内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