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以下三类:
周围性眩晕。该类眩晕可由梅尼埃病引起,因内耳膜迷路积水影响到位置感觉和平衡功能,所以出现眩晕,并伴有听力功能的减退。周围性眩晕可由药物中毒引起,多为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其同类药物中毒损伤了前庭和耳蜗,导致出现漂浮感眩晕;可由晕动病引起,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主要是乘船、乘车等影响到前庭功能,进而出现眩晕;还可能由耳石症引起,在刺激因素作用下,耳内的耳石脱落,随内耳里的内淋巴液流动,在人体头位变化时,流动不定的耳石刺激前庭细胞,影响前庭功能,导致眩晕。
中枢性眩晕。该类眩晕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粥样硬化、小脑出血等都会导致小脑或脑干血液供应不足而出现眩晕;可由脑部肿瘤引起,如脑干、小脑或第四脑室的肿瘤等均会影响到小脑或脑干的平衡中枢,从而导致眩晕;还可由癫痫引发,如患者大脑出现异常放电可能会导致眩晕,且癫痫发作时大脑多会有一过性的缺血、缺氧,患者也会出现眩晕。
其他眩晕。该类眩晕可由心血管疾病,如低血压、高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等引起,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眩晕;可由血液疾病引发贫血、出血等,进而导致眩晕;可由神经官能症引发,患者如焦虑、恐慌、抑郁严重时可出现眩晕。此外,还可能因眼源性问题引发眩晕,如眼肌麻痹由炎症所致者,若不及时治疗,可损伤脑神经,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眩晕;屈光不正且不及时矫正,导致患者视疲劳时,可出现视物模糊、眩晕等症状。
据《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