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峥
67岁的霍汉清是张家口市涿鹿县的一位退休干部,也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家沟镇苇编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回想起与苇编结缘的经历,霍汉清感慨万千。1966年,10岁的霍汉清跟随父亲来到涿鹿县溪源村。那时候,霍汉清的力气比不上成年人,下地干活挣到的工分还不及女同志的一半,这让他非常郁闷。一次偶然的机会,霍汉清见到了堂哥在编织苇席,年幼的他一下子就被苇编技艺吸引了。
“那时候编苇席可以挣到较高的工分,一领席子还能有10斤煤的奖励。”霍汉清说,奖励的背后是难以忍受的艰辛。编好一领苇席需要弓着腰蹲在地上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再加上冬季缺乏取暖设施,不少编苇席的人上了年纪后会变成“罗圈腿”“佝偻腰”。考虑到能为家里分担压力,霍汉清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这项工作。
编一领苇席首先要将100多根苇子制成苇篾子,接着压平、压展,刮掉苇节上的茎叶,最后再仔细碾一遍才能开始编织。编席子要经过踩底子,回横边,改竖边,拉长篾子,拉茬子,回纹,出边,垒角,划线,撬边等多个流程。霍汉清性格要强,别人三天编一领,他要求自己一天编一领。在日复一日的编织中,他的指尖被磨得透亮,指甲也磨出了“豁口”。由于长期劳动,霍汉清的双手满是裂口,被苇篾子一扎就会感到钻心疼痛。为了不影响编席,他用橡皮膏把裂口缠住,还用白铁片做过手指套。细小的苇刺非常容易扎进皮肤里,拔刺的镊子和挑刺的钢针,霍汉清把这些工具时刻放在身边。
1979年,霍汉清返回县城参加工作,虽然不用再靠编苇席挣钱了,但那些编织技巧和家乡回忆一直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每年秋冬季节,他都要回到村子里看看苇子的收成,有时还到苇编老人家中聊天叙旧。“我刚回到县城时,全县有30个村子在编苇席,每个村中有一半人从事这项工作。到了上世纪90年代,编苇席的活儿几乎消失了。”霍汉清说。2011年,退休后,霍汉清再次回到家乡,经过调查询问,他发现全县只有3位老人还在从事编苇席的工作。
看着苇编技艺慢慢被人们忘却,霍汉清内心非常焦急。2018年,他深入涿鹿县多个村镇,寻找从事苇席编织的老手艺人,想通过录像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这项传统技艺。“苇席编起来容易,想要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具体操作过程记录下来,实在是太难了。”霍汉清说,为此,他连续6天到上葫芦村里的一位苇编老人家中,用相机和手机把编织流程全部拍摄了下来。
除了拍视频外,霍汉清还编写了《涿鹿县武家沟镇苇席编织工艺现状》《苇席编织工艺流程》《故乡的苇田》等文章,详细记录了苇席的编织工艺流程。
一个月前,霍汉清又有了新的计划。“这两年涿鹿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建设一家苇编工艺体验馆,让更多人感受到苇编的魅力。”霍汉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