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者串门

差点掉进短视频课的套路里

2024年01月03日

  时间:1月1日

  地点:石家庄市某小区

  人物:陈女士(58岁)

  陈女士自述:退休后,有了大把的时间,没事儿我就爱在家里玩玩手机。前段时间,我在网上报了两个短视频的培训班。原本想着学短视频能打发退休生活,还可以增加收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那些所谓的“老师”就是给学员画大饼,连哄带骗让人选择其他高收费的课程,我差点就掉进了短视频培训课的“套路”里。

  这事儿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去年12月初的一天,我在家刷短视频打发时间,不经意间就刷到了一条短视频培训班的广告。这条广告特别有诱惑性,视频里的“老师”说,只要立刻报名,就能免费跟着老师学习制作、剪辑视频,等学成之后,还可以直播带货赚钱……

  “老师”的话让我有些心动。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特别快,不少人借助短视频平台挣了钱,让我非常羡慕。考虑到年纪大了,也不会制作视频,更别说带货挣钱了,所以心里一直有做短视频的念头,但从来没有着手做过。这个广告挠得我心痒难耐。

  我翻来覆去看了这个广告好几遍,还是决定试一试。点击报名链接后,我填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没过一会儿就有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要求添加我为微信好友。添加好友后,这位工作人员告诉我,每晚七点半准时开课,每次课程大概一个小时,到时候他会提前给我发送直播课的链接,点进去就能观看。

  第一次观看短视频制作课时,带着我们学习的是一位非常有亲近感的“女老师”。她一边给我们讲不同类型视频的剪辑方法,一边教我们如何增长“粉丝”。听了两节课以后,我发现这位“女老师”经常讲着讲着剪辑的知识点,就开始说她的某位学员靠一部视频挣到上千、上万元,甚至“吹嘘学员”用的时间比讲知识点还长。我也明白,她说的这些话估计有夸张的成分,可只要一听到她说起这些事,我就会感觉非常兴奋,为了能早日学成挣钱,我特地买了笔记本,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整个人充满了干劲儿。

  自从家里人知道我报了短视频培训班后,女儿提醒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估计这几节免费课只是前期铺垫,后面就得收费了。

  果不其然。学到第4天的时候,“女老师”告诉我,这期课程还有3天就结束了。如果想要像她的优秀学员那样挣到钱,就得报名新课程,学习更多视频制作技能。我在心里设定了预算,如果不超过800元就报名。谁知,“女老师”竟然开出3000元的价格!作为网络课程,一条教学视频可以被成千上万人同时观看,录制成本相当低,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么高的价格。

  接下来的3天里,“女老师”只用20多分钟讲视频剪辑知识,剩下的时间就给大家讲她的学员们的致富经历。听着“女老师”一遍遍催促我报名,我心里特别矛盾。女儿说,她不反对我学习制作短视频,但是没必要花这么多钱,这些视频课在网上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

  女儿的话提醒了我,教短视频制作的人又何止“女老师”一位?我可以找其他免费或者低价的课程学习。

  没过多长时间,我又刷到一条广告,这次的“短视频培训班”必须先交200元的学费才可以学习,不过,“老师”承诺新学员只需学习一周就可以挣到钱。

  我想拼一把,就立刻交了200元,跟着一位“男老师”学习视频剪辑。

  刚学两天,我发现这位“男老师”和之前“女老师”的讲课方式很类似,都是一边教知识点,一边讲学员们的致富经历。学到第3天的时候,“男老师”给我们讲了他最新研发的视频软件,这款软件可以自动剪辑出受欢迎的视频。“男老师”说,由于研发过程花费了很多成本,想要这款软件的话,必须得报名更高级的课程,而那款高级课程的学费是2888元。

  在“男老师”的直播间里,他一个劲儿地强调,只要报名高级课程,保证学员一个月就能收入过万。如有不满意,还可随时退费。我拿不定主意,让女儿帮忙分析,女儿问我学了不到一周,有没有像“老师”承诺的那样挣到钱呢?唉,我现在“粉丝”少得可怜,哪来的钱呢?接着,女儿在网上搜索这个“男老师”的名字,一下子出现了好几个网页链接,我点进去看,都是网友举报学习课程没效果、不给退学费等等。看着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早已被网友们发到了网上,我很庆幸自己没有交钱。

  经过这两次学习过程,我算是看明白了,所谓的“短视频学习培训班”就是给人们画大饼,引诱继续掏钱报名更贵的课程。说来说去,学习技能不是坏事,切莫被金钱冲昏头脑呀!

  ■记者感言

  现在网络上有不少学习视频剪辑培训的广告,声称免费学习,学会后月薪丰厚,其实只为了引起学员兴趣然后卖整套的剪辑课程。陈女士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真能如“老师”所说,学成后收入颇丰,他们为什么不自己闷声发财呢?好在陈女士及时识破了“套路课”的真面目,没有损失多少钱财。

  ■串门预约

  前两年,河南省郑州市林女士的女儿生了孩子,女儿的婆婆是农村的,农忙时不方便来城里,林女士只能被“拴在”家里看孩子,这让她对亲家很有意见。下一期,咱们去她家串串门。

  ■串门回音

  亲情延续靠接力

  申德明:《作为老大姐,我身心俱疲》引起我的共鸣。我们姊妹共五人,大姐和冯女士一样,不仅心系弟弟妹妹,父母去世后也都是由她张罗聚会。如今大姐已经78岁了,这两年她张罗聚会时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鉴于此,作为我们当中年纪最大的男性,我主动接过了张罗聚会的接力棒。除此以外,其他方面我也效法大姐的做法,兄弟姐妹其乐融融,亲情延续靠的正是这份“接力”。

  我想对冯女士说,兄弟姐妹们虽然是一奶同胞,但各自的性格、能力是不同的,各自的家庭情况、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有差异。所以,不能处处都以自己的言行为标准,去要求弟弟妹妹。只要大家把彼此放在心上,经常互相问候走动就足够了。

  以身作则 立好规矩

  王彦秋:冯女士作为大姐,为了家庭的团结幸福付出许多辛苦,之所以现在身心俱疲,我认为是由于她没有立规矩。

  在一个大家庭中,老大以身作则很重要,但身教不能代替言传,更不能奢望自己的言行成为别人的准则,弟弟妹妹很容易以自己小家庭的现实困难为借口,忽视大家庭的亲情传承。作为老大应该立下规矩,比如节日聚餐并不是老大一人的事,要大家轮流坐庄。如果凡事都亲力亲为,不仅自己身体吃不消,还容易让别人滋生依赖,老大只用做好监督工作就行了。建议冯女士今年春节在儿女们的操持下再发聚会邀请,在聚会中把大家庭的大事小情讲清楚,定出几条规矩来,大家遵照执行。

  任劳任怨 量力而行

  安晓明:张罗聚会延续亲情、关照爱护弟弟妹妹,冯女士的做法值得赞许,但切不可“用力过猛”。我想给她两点建议,一是任劳任怨,付出不求回报。弟弟妹妹对聚会不太重视,还请冯女士别太在意,对得住本心就够了。二是量力而行。无论是张罗聚会还是关照弟弟妹妹,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就好,切不可过于劳累。

2024-01-03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51208.html 1 差点掉进短视频课的套路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