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老友新闻

20多年前,好心人的善举令他终生难忘

史会成 有生之年想当面表示感谢

2024年01月01日

  本报讯(记者 杜雅楠)近日,读者史会成联系本报编辑部,他想寻找20多年前曾经资助过自己的两位女士。

  今年71岁的史会成是石家庄井陉县天长镇河东村的一位农民,他和妻子单吉春有1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年轻时,夫妻俩在家门口开了一个缸炉烧饼铺。1995年3月,史会成的妻子不幸发生了车祸。为了给妻子治病,史会成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了好几万元的外债。沉重的负担,让史会成无法继续供孩子读书。后来,在乡亲们及共青团井陉县委、井陉县妇联的帮助下,孩子们才念完了小学。

  由于妻子后续的恢复治疗还需要不少费用,2000年史会成的两个儿子再次面临辍学。共青团井陉县委、井陉县妇联了解到情况后,将两个孩子纳入了“希望工程”的救助对象。随后,多家媒体报道了史会成家的情况,许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其中,两位女学生让史会成和妻子印象深刻。一位学生是石家庄无极县人,另一位是江苏人,她们不仅寄来了70元钱,还经常来信鼓励孩子们要好好念书。“她们在信中不仅问候我们的近况,还说有困难可以随时联系。”这一封封来信让史会成夫妇心中涌起一股股暖流。史会成曾经特意到正定师范专科学校,向其中的一位女学生当面表达了感谢。由于当时时间紧,两人仅仅交谈了六七分钟,也没留下联系方式。

  随着时间的流逝,史会成渐渐和两位女学生失去了联系。如今,史会成只记得其中一位叫赵翠稳,是无极县郝庄乡西陈村人,她是正定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2000级的学生。另一位叫陈立芹,是江苏盐都潘黄镇风开村人,当时在盐城工学院读书。如今,史会成的两个儿子都学业有成,并在石家庄定居。史会成想找到这两位女学生,向她们当面表示感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终生不忘这两位好姑娘的恩情。”史会成说。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有赵翠稳、陈立芹的消息,可以与本报编辑部联系。电话:0311-88629212。

2024-01-01 20多年前,好心人的善举令他终生难忘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50979.html 1 史会成 有生之年想当面表示感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