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首版

2024,聊聊您的新期盼

2024年01月01日

  申德明(右)与老伴的合影。

  刘书兵(右)正在采访。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2024年。在新的一年里,您有哪些憧憬和计划?是学会一项新技能?还是感受一次从未有过的体验?还是为自己布置一个新任务?这里,我们请几位读者朋友写下了他们的新年愿景。同时也祝福所有的老年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家庭和睦!

  继续讲好英雄故事

  李兰祥(85岁):我曾在赞皇县人民法院工作,也是一位退伍老兵。25年的军旅生涯,让我对老兵们的故事很感兴趣。2007年以来,我一直在搜集整理赞皇籍老兵的资料。如今,已经整理出了8本共一百万字的资料册。今年,我有两个计划,一是自费出版《赞皇巾帼英雄谱》一书,二是录制赞皇重大历史事件短视频。

  《赞皇巾帼英雄谱》一书主要记录的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赞皇籍女英雄故事。由于之前有整理资料的经验,这次整理资料的过程我轻松了不少。不知不觉已经整理了不少英雄的故事。这几天,《赞皇巾帼英雄谱》的样书已经印刷成册。我正在一遍遍地校对,填补空缺资料。

  作为一位85岁的老人,刚开始接触手机时,我颇为生疏。后来,在孩子们的耐心指导下,我才学会了手机操作。学会之后,我有了用视频讲述历史故事的想法。现在的网络既方便又快捷,何乐而不为呢?2024年,我决定录制每集5分钟左右,共50集的短视频,来讲述赞皇的重大历史事件。孩子们知道了我的想法后,给我买来了手机支架和一块小黑板。在录制视频前,我会将资料的大纲罗列在黑板上,再照着大纲录制。现在,我录制视频已经非常熟练了,基本上一个视频半个多小时就能完成。我计划春节前,录制完成15个。

  玩转手中的相机

  王树国(75岁):我认为自己应该活得一年更比一年好,一年更比一年乐!

  今年,我要“闲来半卷书”,读一些幽默小说、古代民间笑话等;同时“兴来一曲琴”,每天下午练习两小时四弦琴,争取明年上半年能登台演出;还要继续在电脑桌前“敲”作文,写出“三无”“一出彩”的好稿子。“三无”即一篇稿子要“篇无废段,段无废句,句无废字”。“一出彩”,是要求语言出彩。

  除了这三件事以外,今年还有个“特殊任务”,就是用手中的微单相机拍摄风光大片。我一生与写作拍照结缘,上世纪70年代我投身军营,就是“一部相机,一身戎装”,下连队采访和照相。90年代初我在一家国企当厂报总编,除了写重要稿件,也是相机不离身,为企业宣传调光圈,按快门……退休后,考虑到手机拍照效果,我又买了一台微单相机。今年我得把这“新玩意”玩熟,在公园、广场按“快门”,拍下家乡新变化、新气象。偶尔,也身背相机走出去,将“快门”对准祖国的大好山河,拍出一批风光大片。

  做一位“全职儿女”

  

  李齐(55岁):我在石家庄热电厂工作,77岁的母亲一直生活在唐山的农村老家。自从退休后,我每年都会在唐山待上两三个星期照顾母亲。这两年,她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如以前结实了。为了方便照顾母亲,我想定居到唐山和她同吃同住。把这个想法和母亲说了以后,她很不高兴。母亲的性格要强,总觉得自己还没到需要人照顾的程度,所以说什么也不愿意让我回唐山。

  作为儿女,哪敢违背母亲的想法?我只能腿脚勤快些,在石家庄和唐山之间多跑几趟,每次在她身边待上一个月就得返回石家庄,以免她“发脾气”。

  也许是年纪大了,感受到了被人照顾的温暖;或者是看我去年跑动得这么频繁,考虑到节约路费等原因。去年11月,母亲终于同意了我回到唐山定居的想法。我又跟儿女和老伴商量,全家人都很支持。他们说,尽孝不能等。我已经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年,应该去履行为人子女的义务了。

  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春节了,我打算在石家庄过完春节就动身回唐山。今后,我要当一位“全职儿女”。

  当好银发“通讯兵”

  

  刘书兵(69岁):2024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继续用手中的笔宣传正能量。

  我出生在石家庄市平山县一个农民家庭,我懂事时,邻居家有一位在北京读书的哥哥,每当他回乡探亲时,就会帮助左邻右舍写信或帮村里写标语。当时,父亲拉着我的手说:“孩子啊,你长大后一定要像邻家娃那样,为乡亲们写书信、做文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那之后,父亲省吃俭用供我读书。我也不负父亲的期盼,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社会上许多感人事迹打动,便有了用笔去歌颂他们的想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身边有5位朋友与祖国同龄。几十年来,他们在科技、教育等领域为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有的至今还在默默奉献。在新的一年里,我想通过文字将他们的故事讲述出来,号召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

  参加“云贵之旅”

  申德明(67岁):自打从石家庄市公安局退休以后,我和老伴就爱上了旅游,我们曾到过青海、吉林等地,在旅途中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这些年,我们从没有去过云南、贵州等西南诸省。今年,我们打算来一场“云贵之旅”。

  为了能顺利进行这次旅行,除了在网上查阅云南、贵州的旅游攻略外,我还向去过云南、贵州的朋友们打听当地的气温、饮食等。虽然说西南一些城市四季如春,但由于地处高原,早晚温差大,冬季的夜晚也要穿羽绒服保暖。

  我和老伴打算过完春节,找一家旅行社,跟着老年旅行团前往云南、贵州,感受一下祖国西南地区的独特魅力。

2024-01-01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50973.html 1 2024,聊聊您的新期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