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到山西晋中出差,品尝了当地美食“揪片儿”。
在城区一家饭店,店主向我讲述了“揪片儿”的历史。传说古时候的晋中人生活在贫瘠的山区,食物非常匮乏。为了能够吃饱饭,人们尝试用当地的面粉和水制作面食,并将其揪成一片片的形状,命名为“揪片儿” 。后来,“揪片儿”很快在晋中一带流传开来。
店主介绍,“揪片儿”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却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用淡盐水和面,揉搓成面团等待醒发。然后将饧好的面团擀成薄片,接着用刀切成小块,用手将这些小面块揪成指头肚大小的面片儿,丢进翻滚的面锅里。最后将煮好的面片儿加入牛羊肉,盛上西红柿、鸡蛋、木耳做成的浇头,一碗香喷喷的“揪片儿”便做好了。
当服务员将一碗热气腾腾的“揪片儿”端上桌时,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只感觉口感筋道,爽滑细腻,汤味鲜美。我不禁食欲大振,连汤带面很快一大碗下肚。
河南 朱卫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