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老友新闻

把家搬到农村 技术送上地头

耿新杰: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12月04日

  本报记者 杜雅楠

  11月28日,在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的一处桃园里,寒风吹动着枝头的几片枯叶。桃树下,耿新杰为乡亲们传授果树管理知识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今年60岁的耿新杰是邢台市柏乡县人。1986年,他从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邢台市林业局科技站的果树组工作。从那以后,他经常跟着果树组的几位同事下乡义务传授果树管理知识。别看耿新杰年龄小,但他从小在庄稼地里长大,爬个树、剪个枝都不是难事。为此,同事和乡亲们都特喜欢这个踏实能干的小伙子。

  在下乡传授果树管理知识的过程中,耿新杰发现不少乡亲由于不会管理果树,导致果品产量低、品相也不好。“乡亲们准备把果树砍掉,再找其他的致富路。”耿新杰心想,如果砍了果树,乡亲们多年的辛苦将付诸东流。为了提高果树的效益,从那儿以后,耿新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给乡亲们传授果树管理知识这件事上。

  到大台村和火岗村指导乡亲种苹果,到石城乡指导乡亲种枣树,到中尹郭村帮乡亲管理核桃树……这些年,耿新杰几乎跑遍了邢台周边的村庄。管理果树是个长期工程,耿新杰一年中有300多天都待在村里。由于当时许多村没通公交车,往返一次需要大半天,耿新杰索性将“家”搬到了村里。“我这些年挪了好几次‘窝’,在哪儿个地方教哪儿就是‘家’。”耿新杰说。

  在传授果树管理知识的过程中,耿新杰发现不少上了年纪的乡亲经常记不住知识要点。于是,耿新杰便想了一个办法。每到一个村子,他都会提前将要教的知识整理到一张A4纸上,再打印出来发给乡亲们,这些纸上写满了修枝时间、病虫害知识和不同肥料的用法。

  这些年,耿新杰共义务指导乡亲们管理了162万亩果林,这些果林的平均亩产量达到2500公斤,不少乡亲靠着种果树走上了致富路。其中,发展最好的当数火石岗村。在火石岗村,一座座漂亮的二层小楼拔地而起,乡亲们家家户户都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火石岗村的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善,街边装上了路灯,村里还建起了休闲广场。2023年6月,耿新杰获得了“中国好人”的称号。“我会一直帮乡亲们管理果树,带动乡亲们致富,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耿新杰说。

2023-12-04 把家搬到农村 技术送上地头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48023.html 1 耿新杰: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