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哲理故事

残缺之美

2023年08月18日

  家中有一旧物:一只民国时期的粉彩盖碗。这盖碗存世已有近百年的光阴了,流转到我手里时,不仅碗壁上出现了几处裂隙,碗口还崩落了一片半个拇指大小的倒三角形瓷片。

  盖碗落款是江西黄礼和出品,他是民国时期的粉彩名家,其制作的瓷器多为粉彩和浅绛彩,擅长画山、水、鸟、鱼等。茶盖一侧手书“可以清心”四字,一侧绘有山峰、茅舍、芦草、渔舟构成的图案;茶碗上所绘图案与茶盖上绘图风格契合、呼应,除了巍巍的山峦、简朴的茅舍、湖上的渔舟,还可见到远方白云飘浮,近处树木葱茏,好一派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与茶事相关的器物往往被寄托了主人的爱好与情感。品茗之时,手捧茶碗,一起一落,便仿佛游走在山水之间。盖碗虽已残缺,但我仍很喜欢它。或许会有人嫌弃,认为它只不过是一只破损了的旧盖碗,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

  残缺的盖碗自然不能用来泡茶了,我便将崩落的瓷片小心地用纸包起来收好,碗就一直放在书房的书柜上当摆件。读书累了,偶尔想起来,也会小心翼翼地拿起这只盖碗打量、端详,感受、体会一下这个旧物所传递出来的时光信息和文化韵味。

  没想到机缘巧合,前段时间去景德镇,碰巧得知画家朋友小Q的爱人开了一间漆艺工作室。小Q来海南出差,我便麻烦他,将我这只破损的盖碗带回景德镇,拜托他爱人看看能否帮忙修复。

  过了些日子,景德镇发回来的快递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修复后的盖碗仿佛一下子恢复了生命力,灯光下,闪耀着神秘而生动的光泽。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自然有瓷器的修复和拯救之法。旧瓷器的修复往往采用的是“锔瓷”工艺,即把破损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将瓷器两边钉起来。我在电视上见过用锔瓷工艺修复故宫物件的专题介绍,虽然是把“缺憾”变成了另一种独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但我个人觉得,锔钉如手术缝线后留下来的疤痕,让人有稍许的遗憾。

  而修复这只旧物,青年艺术家采用的是一种叫“金缮”的工艺,用大漆作为黏合剂,黏接补齐后接缝处以勾描金线作为装饰。修复后的盖碗光滑如初,不仅完好无缺,可以泡茶,而且金黄色的金线自然、流畅地从碗沿伸展到碗底,让人想起清香的茶叶在茶水中婀娜摆动,实乃赏心悦目。

  入夜,用盖碗泡了一碗白茶。家中静谧无声,我再度端详眼前这只修复好的民国盖碗。升腾的茶香里,它是那么美丽而楚楚动人。

  以惜物之心,拾旧物之美。此刻,我忽然想到,世上哪有完美的东西,只不过是要学会接受修修补补的缺陷罢了。

  冯勇/文

2023-08-18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36825.html 1 残缺之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