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出汗少了,让人感觉神清气爽。但秋燥的困扰也随之而来,皮肤和嘴唇脱皮、咽喉干、免疫力降低,稍有不慎就会患上呼吸道感染或换季感冒。其实,秋季吃对食物,就可以帮你防秋燥。
白色食物养肺好
肺喜润而恶燥,入秋后肺容易出现不适,引起咳嗽多痰等问题,而中医上讲白色食物入肺,所以秋天多吃白色食物可防秋燥。常见的藕、白萝卜、冬瓜可以入汤,新鲜莲子可以直接吃,或拌凉菜,干莲子可入粥,秋梨做汤更润肺,铁棍山药可以入粥,普通山药直接做菜。
橙色蔬果缓干燥
蔬果含水量高达90%,多吃可补充水分。胡萝卜、彩椒、芒果等橙黄色蔬果还富含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嘴唇和咽喉上皮细胞完整性,从而缓解秋燥。另外,蔬果含有的番茄红素、花青素、维生素C均有利于皮肤健康。其实,燕麦、小米、高粱、薏米、红豆等粗粮的谷皮和糊粉层也富含有利于皮肤健康的B族维生素,建议多吃些杂粮饭或粥、杂粮豆浆,或磨成全谷粉食用。多吃粗粮不是说要拒绝白米白面,而是每天主食中粗粮的比例占1/3-1/2。
牛奶豆浆要多喝
牛奶、豆浆含有大量水和蛋白质,最好每天喝上300毫升。喜欢喝豆浆的可提前一夜淘洗好大豆放入豆浆机中,加好水,第二天起床后启动开关即可。
坚果含锌助保湿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合成细胞膜表面磷脂的原料。磷脂充足,细胞中水分就不易流失。其中的必需脂肪酸有助于皮肤保持“油润”,更好地锁住水分。另外,南瓜子、山核桃中的锌也有助于预防皮肤干燥。建议每天吃一把原味的带壳坚果,以防摄入过多的盐或糖。
喝水要少量多次
秋天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皮细胞更易丢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女性每天饮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需要提醒的是,喝水最好喝白开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牛饮”或等口渴了再喝。睡前喝点水可避免夜间因出汗、呼吸、尿液损失水分导致的血液黏稠,早晨喝点水可及时补水。陈红/文







